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案例:
阿珠的先生於兩年前往生,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女兒小芬已快三十歲,目前未婚,與阿珠同住。從小阿珠與先生都對小芬相當呵護,養成小芬嬌縱的個性。
她大學畢業至今已經八年了,這中間換過五、六個工作,一份工作常常做不到三個月,就因為對工作環境不滿而離職。
目前,小芬賦閒在家已兩年,阿珠心疼女兒懷才不遇,因此,每個月都給女兒一萬塊的零用錢,也幫女兒支付信用卡費。可是,阿珠愈來愈感到苦惱,害怕因為對女兒的呵護,是否會讓女兒這輩子都庸庸碌碌或成為啃老族,請問她該怎麼辦呢?
吳君真老師回覆(彰化縣幸福媽媽協會理事長,以及美國諮商協會專業會員):
身為母親的阿珠因為擔心對女兒小芬的呵護,讓小芬庸庸碌碌地過活而感到苦擾。從描述中,可以得見阿珠對女兒呵護有加,甚至幫女兒扛起她的人生責任。
女兒小芬近三十歲,大學畢業八年多,換了五、六個工作,一份工作常常做不到三個月,種種跡象顯示小芬對工作似乎有很高的期待。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期待過高,相對地就容易感到失望,這或許是引發小芬經常對工作環境不滿而離職的原因。
女兒賦閒在家兩年,與阿珠先生(小芬的爸爸)往生的時間幾乎是重疊的。通常人們面對親人離世,心中總有分無法割捨、難以承受的傷痛,阿珠面對先生往生和小芬面對爸爸離世,是否是造成小芬賦閒在家的原因呢?或者有其他理由,這點也需要釐清。建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有助於改善問題。
世界上有種人,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很累、很辛苦,甚至還必須經歷過許多挫折及無數汗水與淚水的交融,且一旦接任就不能中途而廢,身在其中卻甘之如飴,從孕育階段的殷殷期盼,到生產時冒著生命危險,想著孩子健康嗎?會念書嗎?工作好找嗎?結交男女朋友嗎?結婚嗎?生孩子嗎?誰來帶孩子?每天擔心這個,煩惱那個,就是希望孩子爭氣,這個人就叫做「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凡事靠媽媽,孩子漸長,媽媽必須學習放手,因為放手才能讓孩子學會站、學會走、學會跑,縱使過程難免跌跌撞撞,但讓孩子嘗試一步一步跨出步伐,有其必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媽媽也必須跟著改變。
阿珠的女兒工作不順心,賦閒在家,阿珠除了每月供給女兒一萬塊零用金,還幫忙付卡債。阿珠對女兒不虞匱乏地供給,是否也造成小芬賦閒在家的原因之一?
建議阿珠先了解自己和女兒的立場,以及兩人真正的需要,並釐清責任歸屬,在女兒不滿工作環境時,要鼓勵肯定女兒的適應能力,這有助於女兒有較充分的準備,盡一分心力為自己負責,並且有計畫地成就她自己的選擇。
對阿珠而言,省察她原本的生活計畫及作息安排,可以幫助她降低對女兒的憂慮。
最後,送上這句廣告名言:「相信我,你可以做得到」。
「女人104免費法律諮詢暨心情協談專線」:02-2311-8090(幫您!救您!) 專線服務時間:10:00-12:00;13:00-17:00專線服務時間:10:00-12:00;13: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