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抗戰更應有的省思

 |2015.07.06
988觀看次
字級

日前本報社論,談及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海峽兩岸皆有相關紀念活動。事實上,對台灣而言,作為抗戰期間日本的「殖民地」,在此歷史時刻,更應有另一番特別的省思。

我們必須了解,日本有計畫地侵略中國。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占領東北,蔣委員長鑑於中國國力空虛,只有以拖待變;一直到民國二十六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才終於到了「最後關頭」,對日本全面抗戰。

日本侵略中國的計畫,最早便始於台灣。清同治年間的「牡丹社事件」,日本藉口琉球漁民遭到台灣牡丹社原住民殺害,以此出兵攻打台灣,戰場就在今天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這一場戰役,便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第一站。因為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重視台灣的防務,後來更決定在台灣建省。然而,二十年後,台灣便因為甲午戰爭,被迫割讓給日本,先民由北到南紛起抗爭,而有慘烈的乙未之役,距今正好一百二十年。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是當前兩岸少有經歷過抗戰的高階將領之一,他在日前《郝柏村重返抗日現場》新書發表會上,特別指出中國的八年抗戰,就是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他們打的都是現代化國家的戰爭;只有中國是以一個貧窮的落後國家之力,獨立對抗日本多年。從後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是侵略整個亞洲,也就是信奉弱肉強食的軍國主義,人性的基本良善因此皆消失殆盡。

所以,從這個高度來看,中華民族偉大的對日抗戰,不只是為自己生存的奮鬥,更為整個世界免於更大的戰禍做出極大貢獻。其中,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則被日本拿來當成「南進」的基地,也就是侵略其它亞洲人民的跳板。日本在台灣所做的現代化建設,都是用來榨取台灣這一殖民地的資源,補給日軍去對更多民族進行壓迫。這樣不斷侵略的軍國主義,不僅殘害了許多弱小民族,也逼迫日本大多愛好和平的人民蒙受戰爭之害。日據末期的台灣,更有男人被強徵作軍伕,女人被迫成為慰安婦,這是台灣被殖民的悲哀。

日前一些人士高調紀念「台北大轟炸」,宣傳台灣在太平洋戰爭末期,遭受美軍轟炸的歷史,被以此稱台灣是「戰敗國」。然而,我們必須釐清的是,台灣之所以遭到空襲,是因為當時的台灣被日軍用作對外侵略的基地,包括日本的軍機從台灣起飛向大陸轟炸,以及輸送物資支援日軍在南洋的作戰。我們從這段歷史中,應得的啟示是:台灣因為特殊的戰略位置,稍有不慎就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因此務須珍惜和平,切勿捲入不必要的戰火。

紀念抗戰與反日無關,而是還原歷史,記取先人的奮鬥與犧牲;進而反省侵略戰爭對人類文明的傷害,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平發展。台灣是近代日本對外侵略的第一站,我們身處於此,不僅不應對抗戰歷史冷漠,更該從過去的遭遇,思索台灣未來的道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