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哲學 有助排解苦惱

傅依萍(台北/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理事 |2015.07.05
957觀看次
字級

讀完星雲大師《貧僧有話要說》的文章,對字裡行間顯露的幽默和智慧,甚為敬佩。我非佛門弟子,但因在媒體工作關係,曾以「聯合晚報總編輯」身分,有幸和大師接觸過幾次,感覺大師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長者。遠遠望去,在眾弟子恭謹隨侍下,大師法相莊嚴,一旦落座講話,大師慈祥的笑容,溫和的揚州話,讓人感受到親和力。

在《貧僧有話要說》系列文章中,我對其中一篇〈我是一個垃圾桶〉頗有感觸。

大師在文章中半帶玩笑的說,許多信徒和出家弟子,「好事很少向我報告,他們都是有苦難、煩惱、妄想、委屈、不平、貪瞋愚痴了,才到我這裡來訴說。貧僧覺得他們也應該有一些人間的樂趣才是,為什麼要到煩惱的時候,才來找我,讓我這個垃圾桶裡面,經常都是滿滿的垃圾呢?」

大師對治的方法,分自己和他人兩類。自己排解的方式是:「在自己心中設立一個焚化爐。煩惱垃圾來了,立刻把它焚化,讓這許多煩惱垃圾不要存在心上。」教導他人排解苦難的方式是:放下、忍耐、不計較、肯吃虧。這說來容易,真要做到,可不容易,非有深厚的修為無法排解。

我想想自己,碰到朋友聊天訴苦時,所能給的回應,通常是勸其「正面思考」,從好處來想,事情也許沒那麼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朋友要我做的事,我常常不忍拒絕,硬著頭皮接下來,為了勉力完成使命,總讓自己很忙碌。這也是我自從二○一○年自報社退休後,一直閒不下來的主因。

例如,我接下「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理事長」的擔子,校長兼工友,許多事都得自己來;負責主編北一女校友會刊物《綠意》,每到截稿期常要熬夜趕工;連輕鬆參加合唱團,到後來也把跟外國比賽主辦單位通信的事交到我頭上。

外務繁忙,家計也要顧。退休後就沒再請幫傭,家中清潔洗衣及煮飯做菜都由我包辦,難免力不從心。我常自我責備:「誰叫妳要接那麼多外務?」

看到星雲大師排解的方法:放下、忍耐、不計較、肯吃虧。我想,第一個「放下」,可以有別解,就是別再承接那麼多的外務,把事情放下,好好靜下來照顧家人,自己讀讀書修身養性。「忍耐」,就是在外務還沒告一段落結束前,我要忍耐,把事情處理完,再圓滿的交棒。「不計較」、「肯吃虧」,就是不要在乎那些工作都是沒有實質報酬,純粹當義工,我願犧牲時間精力服務大家,有朝一日終會好心有好報吧!謝謝星雲大師的開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