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行腳之意外

文/黃光男 |2015.06.28
1333觀看次
字級

文/黃光男

回國行程匆促,卻在等待一位好久不見的昔日同窗好友黃曼滋。

她於近五十年前,自台灣藝專畢業,即回僑居地工作。後來得知她又到英國攻讀藝術碩士學位。隱約中曾在吉隆坡知道她在馬來西亞學院擔任美術系系主任,由於認真有實力,頗受學生愛戴云云。

不久又知道她生病了,也退休了,年紀輕輕就身體不好,讓同學都有些擔憂。我因公務曾來吉隆坡作客,也曾匆匆晤面二次,卻未能了解她的近況。

雖然如此,我們都盼望這位當年可愛同學能在同學會出現,卻都未能如願,只好在記憶中思念她的一顰一笑,因為她曾是同學們呵護的學妹呀!

本次在吉隆坡有一場為華人演講的行程。會場出現當年她認識的另一位中央美術院長鄭浩千教授,詢問之下她身體尚佳,才安排了這一次同學相會。

真是個意外的驚喜,也是年過七十的我,一分同學情誼的回望。

看到她依然樂觀,不畏病痛,拿了幾張頗具水準的現代畫,陳述她在藝專畫國畫,到英國學西畫的歷程,以及她對現代畫的主張,真是好一個情思濃稠、心境自在的畫家。

畫面是具象中的抽象,也是抽象中的具象,有人性、物性,也有一分美學詮釋力量,她說:畫是人生的表現,也是社會意識的溫度,不全是為好看而畫,正如文章不只在歌功頌德,更是深遠的人性剖析。

她說,每天祈求上蒼給她一些平靜,包括孤獨伴影看人間。又是捨,再捨得物象與人情,叫我回台時,代向同學問候,又說:啊!免了,省得大家有牽掛。人嘛!大海中的塵埃,偶然湧上在泡沫接縫處,不存在、不必存在期待,或者更為純粹的「真實不虛」。

「真實不虛」是《心經》的主調,原來她依佛求取安寧。儘管全身都有輔具裝置,看來有點像她主張現代藝術的拼裝,或是多媒體的多元。這種情境莫非是上天給予自然的安排,或說行動藝術的自動呈現,自動美學更屬不變的創作。

黃曼滋藝術表現在她近來成為冥思行動,已要別人扶持下,仍然說:下次不要再見了,一則生命無常,再則沒有力氣說風霜,若有一絲思念,捎個電話何妨。

聽她娓娓道來,看來人生並不容易順境,而苦難隨影,情思難當,她沒有婚姻羈絆,卻有回憶孤鳴。

揮揮手,在椰影搖曳的午後,她拄拐杖被扶上車,不忍回頭,想她沒有修成正果,不動如山的遠離。此時我想起「天末同雲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的寂然。

何時力竭氣息,在「人之欲」後的歸程!是美麗的白雲青空,還是不分暑熱與寒霜。不都一樣不必牽掛嗎?

(摘自《竹泉遊蹤》一書)

關於作者

1944年生,屏東師範、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專長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及博物館學等。

著有美術行政與博物館學專書,應邀舉辦多次國內外個展、聯展,曾榮獲多項國內外文藝等特殊貢獻獎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