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 影中人重逢

郭士榛 |2015.06.26
1373觀看次
字級
一張泛黃老照片,九位布農族學童與老師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合影鏡頭,穿越一甲子,其中三位影中人及當年拍攝者昨天舊地重逢,在同樣的台博館入口台階,拍下久違的師生情。圖/台博館提供
當年照片拍攝者王江淮(右),與老照片中學生白清泉的遺孀元秀蓮相擁而泣。元秀蓮說,透過老照片看到丈夫小時候的容貌,很感動。圖/陳正興
地利國小校友金寶鳳(中坐者)再見到老師廖瑞騰(第二排左一)、師母(第二排左二),相當高興。同校今年畢業生昨天環島畢旅,也來到台博館,與學姐及老師見面。圖/陳正興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一張泛黃老照片,九位布農族學童與老師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合影鏡頭,穿越一甲子,其中三位影中人及當年拍攝者昨天舊地重逢,在同樣的台博館入口台階,拍下久違的師生情。

民國四十年六月二十五日,南投縣信義鄉地利國小老師帶著畢業生,千里迢迢到台北畢業旅行,在當時還是「台灣省立博物館」的台博館前留下珍貴影像。拍攝者王江淮去年將此照片贈給台博館典藏。

為了延續老照片的生命史,台博館三月啟動「台博超級任務—尋找影中人」計畫,經過數月尋人,終於找到照片中九位學童中健在的金寶鳳;另也透過王江淮,找到照片中的老師廖瑞騰與師母。

昨日他們在不知情下,在台博館重逢,金寶鳳見到廖瑞騰夫婦、王江淮,情緒相當激動且高興。坐輪椅出席的金寶鳳拭淚說,當年合影的九位同學,只剩她一人健在,「很心酸」。

回憶趣事多 痰盂當臉盆

金寶鳳提到當年畢業旅行的趣事,當時台北下大雨,大家的鞋子都濕了,所以留下這張光著腳丫的影像。他們住旅館時,同學誤將痰盂當洗臉盆,鬧了不少笑話。昨日除了廖瑞騰夫婦,當年照片中廖師母背上才一歲大的女兒也一起出席。

王江淮提到,他對老照片中的小男孩白清泉印象很深,他當年五年級,從愛國西路步行前往博物館時,看到一輛黑頭車行經,大聲地以布農族語說:「大水牛不要過來了!」因為他覺得車的形狀、顏色像大水牛。昨日白清泉的遺孀元秀蓮牧師表示,透過這張老照片看到先生小時候的容貌,讓她非常感動也充滿回憶。

學弟妹好巧 也來此壯遊

當年人在軍中服役的王江淮說,他受當時校長陳萬盛委託規畫行程,趁軍中放假時和廖瑞騰夫婦帶畢業生到台北;他心想,這說不定是這些孩子「一生中唯一一次到台北來」,於是向親戚借相機拍照留念。他拍了四張照片,為了沖洗這四張照片,花掉半個月的薪水。

台博館尋人過程中,發現六十四年前地利國小老師的教育家胸懷傳承到現在。本月地利國小的老師又帶著今年畢業班學生環島壯遊,他們早在半年前就讓同學自己製作手工藝品販賣,籌措壯遊旅費。

意外驚喜是,地利國小畢業生環島畢旅,昨天也來到台博館,在現場獻唱「拍手歌」,與六十四年前的學姐及老師見面、合影,相約過一甲子再尋影中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