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讀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是最近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功課,看到大師的人生歷程,就像是一部近代史,尤其渡海來台,建立人間佛教道場「佛光山」,引領人間佛教從台灣開始到世界五大洲。
在〈我究竟用了多少「錢」?〉用多少錢就表示大師做了多少事。大師終生志業 「弘法傳道」那要透過那些方式才能成就?建寺,全球有兩百多間寺院到場,辦教育:有五所大學、高中、國中小、幼兒園、人間社區大學……。辦文化,有《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佛光大藏經、佛光山各種出版品難以計數。又有各種講座,及真善美傳播貢獻獎、全球華文文學獎、三好校園獎、及最近剛頒發的卓越教師獎。慈善救助有,老人院、育幼院,台灣及全球只要有災難的地方就有佛光人的出現,佛光人效法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救難及重建。這種種工作均需要用錢,大師說經過他的因緣而成就的事業,有百千億元。但大師說這一切都不是我的,是社會和大眾共有的,都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
在每次法會念誦經文完成時,佛光人集會時都要念誦佛光四句偈,這是大師指引的精神方向,「三好、四給」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這「三好、四給」是我們待人處事的方法,我希望我自己能時時處處記住,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實踐出來,才能不愧皈依大師,做一個佛光人。江麗雲(台北/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