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書趣】 西遊記的前世與今生

文/楊奕成 |2015.06.22
1998觀看次
字級

文/楊奕成

童年時,每個星期天的午後是我最期盼的時光;台視製播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將我帶入一個奇幻又熱鬧的世界,當主題曲響起:「美猴王美猴王,齊天大聖美猴王,萬事我不怕,自闖天庭鬧皇宮……」我便全身來勁,興奮指數爆表。下課後,還會去找來《西遊記》閱讀,邊讀邊回想著劇中的情節,咯咯發笑。

後來讀了中文系,方知《西遊記》的前身為宋元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分有上中下三卷,共十六個故事並有詩穿插其中,原書在中國已失傳,後於日本三浦將軍處發現。

這本書主角是有六個和尚前往西天取經,途中遇白衣秀才,自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獮猴王,他說:「我今來助和尚取經。此去百萬程途,經過三十六國,有多禍難之處。」七人遂同行。

《詩話》裡人物與情節都很簡單,許多精采之處並未發揮得淋漓盡致,明人吳承恩秉著「前修未密,後出轉精」的態度,馳騁他驚人的想像力,創造豬八戒、沙悟淨等眾多形象鮮明的角色以及險象環生的八十一劫難,完成一百回逸趣橫生的《西遊記》。

以孫悟空而言,《詩話》裡他是猴行者,手拿金檈杖,也會作法,在〈入王母池之處〉中,法師說:「願今日蟠桃結實,可偷三五個喫。」行者說:「我因八百歲時,偷喫十顆,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鐵棒,配在花果山紫雲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喫也。」可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然而,《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再的設法偷桃,第五回寫道:王母娘娘邀請各方神仙赴蟠桃嘉會,獨獨漏了他,他變作赤腳大仙樣,赴瑤池大亂蟠桃會、大啖仙品、大飲仙酒,又把太上老君的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玉帝得知大怒,「差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去與他大戰,他也不甘示弱的迎戰,上演「反天宮諸神捉怪」的戲碼,如此桀驁不馴與《詩話》裡的形象迥異。

另《詩話》在〈經過女人國處〉裡,法師入內宮,見「兩行盡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輕盈,星眼柳眉,朱唇榴齒,桃臉蟬髮,衣服光鮮,語話柔和」,女王執意要與法師成親,法師不肯,「兩伴女人,淚珠流臉,眉黛愁生」,最後女王「取夜明珠五顆、白馬一匹」相贈,他們便順利離開。

然而,《西遊記》第五十四回,西梁女國女王有意要與唐僧成親,孫悟空要唐僧假意答應,並藉口送徒兒出城,再趁機下了龍車鳳輦上了白馬,他便使個定身法,待走遠才念咒讓他們甦醒,這個「假親脫網」計,讓讀者見識悟空的機智,情節也較《詩話》更引人入勝。

最有趣的莫過〈過長坑大蛇嶺處〉,當法師一行來到「野火連天,大生煙焰」處,「有一白衣婦人,身掛白羅衣,腰繫白羅裙,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出現,猴行者識破她乃火類坳的白虎精,便在她肚裡變出千萬個老獮猴,讓她吐不盡,又變出巨石把她肚皮裂破,再滅她的虎子虎孫。

然而,《西遊記》卻以三回的篇幅,呈現精采絕倫的「孫行者三調芭蕉扇」。話說火焰山是取經必經之路,火焰山的火唯獨芭蕉扇可搧滅。而芭蕉扇是鐵扇公主的寶物。一調,悟空向鐵扇公主借扇,被公主搧到五萬里外的小須彌山,行者變作小蟲跑進她的肚裡大鬧,公主求饒借給他一把假扇;二調,悟空變成牛魔王騙走真扇,牛魔王又變成豬八戒騙回真扇;三調,悟空大戰牛魔王,鐵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悟空搧滅火焰山,唐僧師徒向西趕路。這高潮迭起的情節,張力十足,最受編劇者的青睞,常以不同的劇種演出。

周末午後,講《西遊記》給孩子們聽,他們七嘴八舌,興奮極了,原來,學校的國語課本剛上過;為了讓他們更來勁並見證古典文學是座寶庫,提供給作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我便向他們介紹《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課後,那個點子最多的女孩說:「我也來改編一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