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
全無本領
文╱張渤寧
「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
以上這番話,不是一個真的「全無本領」的人說的,而是出自於赫赫有名的晚清重臣——曾國藩。見於他的《致沅弟書》。
這是一封家書,曾國藩「全無本領」之說,全無做文章講大道理賣弄境界流傳千古之意,完全是切身體會、諄諄教誨、肺腑之語、掏心窩子的老實話,是大智大慧者,人生路上豐厚閱歷之下獨得領悟的「真金白銀」。
一般人,年紀愈長,地位愈高,資歷愈老,學問愈多,「愈來愈行」的自我評判是水漲船高,誰見得別人說自己半句「不行」?至於內心深處真心實意認為自己「全無本領」的,那就更加罕見。
「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修到「乃知自己全無本領」,不是愈混愈差的人前落伍,不是昔盛今衰之下的膽怯與自卑,更不是裝模作樣的「矯情」或「詐謙」;而是,完完全全掙脫了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浮躁驕矜的枷鎖,深深懂得傲氣與自負,除了僅能讓自己些許「自我感覺良好」,此外百害而無一利。
愈有本領愈知道自己「全無本領」,當真如此。
知道自己「全無本領」,除了開始能真心「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最大的價值還在於:把自己徹底「清零」,有如一塊土地,上了底肥、拔除了雜草,從此有了更大長進、更多收獲的基礎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