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卿(中)教癌友安心吃養生粽。
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吃養生粽配蔬果汁。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商家陸續推出各式粽子供民眾選購,但該如何選才能「吃得健康」無負擔呢?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民眾,只要把握「一餐最多一顆粽子」、「減少調味料使用」、「增加蔬果攝取量」等六大原則,即可讓端午節過得滿足又健康。
「三高、糖尿、慢性病患與癌友,也可以放心吃粽子嗎?」癌症關懷基金會昨特別推出低熱量、高纖的十穀粽,和能幫助抗發炎的薑黃粽,董事長陳月卿示範「健康吃粽」的方法,讓慢性病患、癌症病人及擔心長胖的人都可開懷吃粽子,快樂過端午。
「怎樣吃粽最健康?」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安妮說,一定要掌握以下六大招:
(一)一餐最多一顆粽子: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較難消化不易排空,容易造成腹脹或腹部悶痛不適等症狀,糯米是「高升糖」食物,一顆粽子熱量約等於一碗飯熱量,不宜攝取過量。
(二)減少調味料:鹹粽含較多鹽分,高血壓或腎臟病病人不可攝取過多,盡量減少調味料。
(三)控制熱量攝取:甜粽餡料是豆沙或棗泥,糖分及熱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淺嘗即止。
(四)調整粽子食材:自己包粽子糯米不要先油炒過,以五榖米取代部分糯米。食材以豆干、筍子或蒟蒻等取代。
(五)避免搭配含糖飲食:鹹粽口味較重,吃了容易口渴,不自覺想喝飲料,建議搭配清湯,飲料選擇不含糖分,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
(六)增加蔬果攝取量:端午節前後,不少人把粽子當正餐,「一天以不超過一餐」為宜,搭配燙青菜和水果,增加纖維質攝取。
陳月卿表示,市售鹹粽一顆動輒七、八百大卡,熱量破表,對慢性病患和癌症病人都是負擔。
「粽子要吃得健康,可挑選含豐富纖維質、低熱量的天然食材,如用香菇、竹筍或杏鮑菇或是地瓜、南瓜。」
陳月卿說,基金會推出「薑黃活力粽」和「高纖養生粽」,一顆熱量就只有兩百七十大卡及三百四十大卡,且多了許多抗癌的好食材。由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和志工陳力瑜腦力激盪完成,既好吃、又營養,更充滿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