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歷經三十年的努力,立法院前天終於通過「博物館法」,文化部昨日舉辦茶會,向協助立法的立法委員、博物館界代表致敬,感謝各界努力讓台灣博物館邁向新世代。至於博物館界原本期待能透過這次立法解決私立博物館土地與稅務問題,雖然最後沒能如願,但博物界都認為「先求有,再求好」,未來可透過修法逐步鬆綁。
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博物館法」三讀通過後,已為博物館界開出一條路,可說振奮博物館界,接下來仍需要訂定輔導登記、認證評鑑、博物館典藏管理等相關子法,健全公、私立博物館體質。
私立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羅斌指出,「博物館法」立法精神以鼓勵為主,是很好的方向,未來希望有更多配套措施能讓私立博物館法律位階等同公立博物館,享有一定公家資源,也希望地方政府也同樣以鼓勵取代限制,讓規模較小但有特色的博物館也可以生存下來。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會長張譽騰強調,博物館界殷殷期待多年的「博物館法」能夠三讀,代表政府的重視,對於博物館界的士氣有提振、鼓舞作用,博物館界都相當高興。是精神上很大的鼓舞,因為大家都在盼望這個法的通過,不管公立、私立,雖然也有很多意見,但是基本上過了大家是非常高興。
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說,現今觀光發展很熱絡,宜蘭有許多觀光工廠掛上博館名義,展出內容參差不齊,博物館法通過,可以輔導也可引導博物館往好方向發展,不會只掛牌而沒有內容。
立委陳碧涵指出,「博物館法」雖通過,但很可惜沒能夠一次解決私人博物館面臨的土地問題,也無法讓博物館有法源可以推動加值應用、推廣跨域的機會,是兩大遺憾,只能「先求有,再求好」,未來希望中央與地方可以思考如何讓有心經營博物館的人獲得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