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軼聞】 慈禧的多元雅好

文/林岩 |2015.06.15
1416觀看次
字級

文/林岩

清代咸豐帝逃亡熱河的時候,已經無心應對國內日益嚴重的危機,他終日沉湎酒色,以至於瀏覽、批閱奏章這些日常工作都懶得做。懶得做也得做,因為這是皇帝這個職位分內的事,同所有昏庸的帝王一樣,咸豐帝開始物色槍手。

歷史上很多懶惰的帝王通常會選擇太監做為自己辦公的替身,但清朝的太監文化水平偏低,不可能勝任這分文字工作。於是,工書法的懿貴妃很快脫穎而出,她以一手秀麗的好字成為咸豐帝的首選。

有了這位佳人替身,咸豐帝得以抽身喝酒聽戲,醉生夢死。懿貴妃也正是因為這分最初接觸政治的機遇,逐漸對朝廷政務產生興趣,最終成為權傾朝野的慈禧太后。

其實,慈禧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一道罷免恭親王奕訢的上諭,一共二百二十四字,錯別字竟多達十一個,且語句不通者多處。

的確,慈禧並未接受過正規教育,她能夠獨自擬寫上諭已屬不易。在丈夫終日花天酒地的背後,慈禧卻能耐著性子潛心讀書,民國出版的《花隨人聖庵摭憶》中就記載:「西后(慈禧太后)先入宮,夏日單衣,方校書卷……」

慈禧習字,刻意效仿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題有慈禧御印題款的書法及繪畫作品多為楷書、行書、草書。其中不乏一些優秀作品,楷書端莊秀麗,行書行雲流水、草書氣勢磅礡。《慈禧傳信錄》稱慈禧的字「書法端腴」應不為過。

當然也有人認為慈禧的書法繪畫作品多為他人代筆,然而史料有限,便無從考證了。

慈禧太后在晚年喜歡給人寫「福」、「祿」、「壽」、「龍」、「虎」等字,以此籠絡官員與下人。趕上過年,官員及太監宮女都為能得到太后老佛爺的賜「福」而引以為榮。

二○○六年十月,在廣東梅縣隆文鎮村民李旭興家,一塊慈禧親筆書寫的「福」字匾額被發現。根據史料記載:匾額的主人叫李彩山,官至江西省九江鎮鎮台,以驍勇善戰,一生未受過大傷而著稱於世,時人謂之「福將」。這位「福將」六十大壽時,慈禧太后手書「福」字匾額表示慶賀。

另據慈禧太后侄孫那根正回憶:光緒二年,慈禧的母親七十大壽,慈禧太后寫了一個大「福」字,並題詩一首獻給母親:「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以強悍殘忍著名的男人婆慈禧,竟然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慈禧勤奮好學,而練習書法的同時,也有庭外散步、蒔花弄草、下棋作畫等諸多雅好。

她尤為喜愛畫蘭、竹、梅、松等花卉工筆畫,畫作中題有詩作,詩情畫意盡顯筆端。有一幅畫於光緒年間的〈牡丹〉,三朵紫色牡丹形態各異,透出雍容華貴之氣。慈禧還精通戲曲,痴迷京劇,據傳經過她改編的京劇劇本竟高達百餘齣。

此外,慈禧喜愛美容是出了名兒的,美國女畫家卡爾在其所著的《慈禧寫照記》中記載:「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時慈禧年近七旬)。

慈禧年輕時膚質並不是很好,面部長有痤瘡,為此她煞費苦心,想改變先天的不足。除了御醫調配的諸多養顏祕方外,慈禧經常服用人參和珍珠美容保養,因而老年後的肌膚依然柔滑而有光澤。她常常對宮女說:「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個什麼勁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