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癌協會昨日在台北車站舉辦「不倒勇士,抗癌登峰」行前記者會,二十五位癌友在親友及醫療團隊的陪伴下,挑戰台灣最高峰玉山,要透過運動告訴大家:「我們不會輕易被病魔打倒。」圖/中央社
三十七歲的潘其鈞,五年前診斷出鼻咽癌,兩年前又復發,便積極運動強身,最大的希望是看到小四的女兒大學畢業。
圖/抗癌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三十七歲的潘其鈞五年前發現罹患鼻咽癌,兩年前再度復發後,才開始積極運動,將單車環島、泳渡日月潭、登上玉山列為人生清單,不過最大的夢想,是「想看到女兒大學畢業。」
台灣抗癌協會號召二十五位癌友及一位全盲視障者一起登玉山,預計明天攻頂。理事長吳興傳本身是大腸癌患者,六年前診斷出第三期大腸癌,做完化療後體力大減,過去是馬拉松選手,跑四十二公里「像吃飯一樣容易」,做完化療後卻連三公里都難以達成,於是花兩年時間慢慢恢復體力,除了跑步,還游泳、爬山、騎單車、踢毽子等多方訓練肌耐力。他說「過去運動是挑戰生命,現在是延續生命。」
潘其鈞是竹科工程師,五年前因單側鼻塞一直好不了,三個月下來換了好幾家診所治療都沒有起色,後來醫師用內視鏡檢查,緊急要他轉診到大醫院,切片檢查才發現是鼻咽癌二期,當下只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是我?」對於沒有家族病史、不菸不酒的他尤其無法接受。他說,當時醫師告知五年存活率九成,因此較為鬆懈,只是偶爾走走路運動,直到兩年前鼻咽癌再度復發,他才開始積極運動強身,列出人生「做有意義的事」,包括走到目前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大學畢業的那一天。
潘其鈞說,與癌友一起運動很快樂,因為大家的同理心較強,會互相加油打氣,這次要挑戰登玉山,因鼻咽癌患者需要時時補充水分,口裡要含著一口水才會比較舒服,他特別準備特製的吸管牽到脖子旁,方便隨時喝水。
吳興傳表示,登玉山和過去單車環島的挑戰不同,因為高山含氧量低,溫度也隨高度降低,三千公尺的高山與地面溫度相差二十四度以上,對心肺功能不佳的或因化療血液循環不好的癌友更是挑戰,行前已經舉行多次團訓,包括爬七星山、大屯山、負重訓練等,此行也將由醫師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