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淑儀
魔術師在表演中,誤觸了殺人事件;愛情在謊言中直達彼岸;塔羅牌的神祕性讓連續殺人犯一次次逃過被揭露的危機。陰陽互通,愛情與謊言並行,階級打亂,魔法與機率成為決定人生處境的最大關鍵。
整部片的節奏在伍迪.艾倫和女主角史嘉蕾.喬韓森的絮絮叨叨中進行,雖然以愛情為主題,懸疑劇情鋪哏,但最終講的仍延續上一部《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的概念:運氣。
典型的伍迪艾倫的電影,劇情是一回事,其諷刺性與神經質的哲學思考,卻是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他的電影閱讀起來並不困難,反而嘻笑怒罵,或者就用一種好萊塢式的情境,替電影增添了容易親近的可能性。觀眾在這些情境中跟隨他的思緒快速流轉,享受人物在對話時及時思辨的沖激感與樂趣。
在這部電影中,愛情的演變其實虛弱而刻意,魔法預言所延伸的故事才是重點,已過世的記者為揭露一樁殺人的獨家新聞,幾度來到人間向伍迪.艾倫跟史嘉蕾.喬韓森報訊,而根據記者的一點點使命感,女主角決定深入調查。艾倫假裝是他的父親,兩人就這樣混入英國的上流階層,在女主角拚命和殺人犯周旋談戀愛時,艾倫卻在裡頭拚命表演魔術,相對於高大俊美的犯罪者,在行兇現場留下塔羅牌的行跡,他幾近滑稽與不堪。
英國紳士/美國庶民,塔羅牌/撲克牌,風度翩翩與猥瑣,神祕與取巧,殺人犯坐擁財富與地位,女主角甚至放棄偵查而選擇相信愛情,可是殺人犯最後卻決定殺了女主角,看她沉溺下水。而警方也「剛好」找到之前累犯時的替死鬼,殺人犯完全無罪開脫;唯一明白真相的伍迪.艾倫在搭救女主角的車程中,也因為不熟悉英國左邊開車的習慣,撞車身亡。
眼看一切罪惡終將完美封存,所有好運氣終將歸殺人犯所有之時,劇情急轉直下,女主角的再出現揭開了所有謎底。作為導演的伍迪.艾倫這次不再製造懸疑,反而透過女主角對殺人犯演出的最後謊言,直接揭示「惡有惡報」的結果。
於是,運氣可能是決定人生境遇的重點,但謊言也有可能促成真相。運氣和謊言都不是人生的真理,從《愛情決勝點》到這部戲,伍迪.艾倫都不斷地在試探人性,人性其實是古典的命題,通過亦正亦邪的悲劇或喜劇辯證,伍迪.艾倫像在為自己人生寫一套哲學理論:運氣或魔法或謊言,都是一套名詞而已,犯罪不一定被揭露,道德決議則自在人心,唯一可做為真理之衡量者,同樣是古典的命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