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公務參與星雲大師三十多本書的電子書轉換格式任務,從大師著作中每個小故事裡受益良多。看完《貧僧有話要說》,使我更進一步了解星雲大師,他無私發心的貢獻與對社會所做的巨大功德,無不體現他生命過程中各方面的「富足」。
從大師提倡「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圓融結合傳統佛教與現代生活,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是佛陀本懷精神的回歸,也為眾生細說般若、開示人生。
書中提及團體精神,讓我感悟頗深。在企業團隊中,任何一位員工的利益,都與公司和他人捆綁在一起,幫助別人就是強大自己,施予別人並非失去。每個結合團隊的力量會使自己更為強大,更自信。
《貧僧有話要說》提及:生命的過程,貧、富不只在金錢、物質上的計算,應該在發心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只有對人事物都能無私,就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但現實的世界都是多苦、多變,無奈事情很多,能真正做到大師這樣的人,又有幾個?
以前沒有看過大師的書,我不懂真正的信仰是什麼?佛教又是什麼?總覺得生活無憂無慮就是一種幸福。
但現在,我明白,人生要不斷的修行,要從自身修正言語、行為,人生才能過得更加充實與加深意義。
大師在文中的開示,也讓我懂得,人的一生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事很多,我們都要學會忍耐與放下,抱著感恩的心,知足的心去過每一天,就能隨遇而安。
何銀俞(廣州/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