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⑰

文/星雲大師 |2025.08.30
129觀看次
字級
面對欲望,要以正知正見來降伏其心;減少欲望、淡泊生活,才是最為平安幸福。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空無的管理

在佛教裡,有一個最高深、最微妙的道理,那就是「空無」。「空無」雖然高深微妙,可是一般人卻不容易懂得。世間上的人都想要事業發達、有兒有女、升官發財、功名富貴,其實「有」不一定很好。比方兒女很多,雖然是福氣,但終究是有「福」也有「氣」,難免會有生氣的時候;財富很多,雖然可以不愁吃穿,但是錢財為五家共有,人為財死的也是很多。甚至人與人之間,相處合意者,一旦要別離,就會感到痛苦;不合意者,一再和你同在一個機關共事,也會教你不能稱心。

所以,對於「有」,有家庭,就有家庭的煩惱;有錢財,就有錢財的煩惱;有愛情,就有愛情的煩惱;有地位、有權力,就有地位、權力的煩惱。當然,世間上的「有」,有好有壞,最好是有歡喜、有自在、有安心、有平安,但是這種「有」,大家都不重視,只重視形相上的功名富貴。那麼隨著功名富貴而來的,也就有多少煩惱了。

其實,「空無」最好,空無不是沒有,就像虛空之大,不是能容納萬有嗎?倉庫空間很大,不是能放很多東西嗎?空地很大,不是可以建設大樓嗎?口袋空了,不是可以放錢嗎?腸胃空了,身體不是很健康嗎?所以,「空」中有妙「有」。

但是人不懂得「空」,都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而不知道空是建設有的。假如世間上沒有空間,茶杯不空,怎麼能裝水呢?碗盤不空,怎麼能裝飯菜呢?所以,我們要能了解世間萬有的「空」義,將空與有調和,如《般若心經》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是不二的。

面對萬事萬物,不要執著。即使今日你住的是高樓大廈,可能明日一把火、一場地震來,就讓你傾家蕩產了。相反地,現在你什麼都沒有,一旦因緣到了,利益自然就會找上門。所以在人間,無論與人相處,或者管理事業,「有」只是一方面,「空無」才是包含了一切。

就像颱風肆虐,災情發生在所難免,但是卻也有人因禍得福。有一個木材商人,原本計畫將木材運送到日本,因為颱風來襲而延遲了一個星期。沒想到,因為時間的延後,木材賣價在日本翻漲了三倍,忽然間他的事業發達了。風災不就成了他的增上緣嗎?因此,各有因緣莫羨人。

所謂「因緣」,也就是「空無」的思想,本來沒有的,因為「緣」來了就有;本來有的,因為沒有「緣」,就算是煮熟的鴨子也會飛了走。如果你能認識「空無」的道理,就能擁有這個世間最好、最微妙的人我關係,做人處事就更能得心應手了。

五欲的管理

常有人問:「人從哪裡來?」不用說,人從愛欲而來到這個世間。一般人以貪愛享樂為生命,事實上,生活在愛欲裡是辛苦的,當你需要他(它)的時候,就難以割捨;當你不需要他(它)的時候,就棄之如敝屣。每天處在愛恨裡,哪裡會有快樂呢?

人有很多的欲望,比方貪財好色,要名要利,沉溺於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五欲享樂裡。當然,人生在世,不能說五欲對人不重要,它確實能給人帶來一點甜頭,不過五欲裡的危險是比甜頭更多的。在《佛遺教經》裡面講,五欲──財、色、名、食、睡等於刀口之蜜,雖然可以讓你嘗到一點甜頭,但是有「割舌之患」。

佛經裡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個旅行的人,不小心掉入一口深井,好在即時抓住一條繩索,才沒有往下墜。幾次他希望能夠沿著繩子往上攀爬,都因為力氣不夠,差點墜落。就在岌岌可危之際,他往下一看,「哎呀!井底竟然有四條毒蛇吐著信。」過不久,又來了黑、白兩隻老鼠,齧咬著繩索。他想:「這條繩子就像人的生命線,要是斷了,這一生就完蛋了。」正當害怕的時候,飛來了五隻蜜蜂,在空中盤旋,瞬間還滴下了五滴蜜。旅人嘗著蜂蜜的甜味,一時竟然也忘記了危險。

這五滴蜜,象徵的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五欲是人所需要的,可是過分貪求,也會造成人的痛苦。

欲,有善法欲、染汙欲。吃喝嫖賭、玩耍取樂、懶惰懈怠等等,都是不好的欲望;相反地,我希望讀書、我希望上進、我希望有品德、我希望做好人、我希望能超脫、我要有信仰、我要信仰佛教、我要成佛作祖等等,就是好的欲望。一個人要增加好的欲望,去除壞的欲望,才能減少痛苦,增加喜樂。

五欲就像五把刀劍,能給我們作為防身之用,也能讓我們陷於生死邊緣。對於欲望,如果你不會管理,只有任它利用,受五欲支配的人生,禍患、痛苦也必定跟隨而來。所以,面對欲望,不能沒有魄力,要以正知正見來降伏其心;減少欲望、淡泊生活,才是最為平安幸福。所謂「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不要想管理別人、管理天下,先把自己五欲的盜賊管理好,一切就能平安;把五欲之患管理好,就能得到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