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咪咪(左起)、沛蓁、薏帆體驗一日「光頭任務」,直呼尷尬、不自在,希望藉行動喚起大眾同理心。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經歷過才會懂!」為讓民眾了解化療掉髮對癌友的心理負擔,癌症希望基金會邀請三位女大生以光頭造型拍攝街頭直擊影片「希望從頭開始」。
喜歡跳舞的長髮女孩「咪咪」、有親人罹癌且哥哥患罕病的「沛蓁」、陽光女孩「薏帆」這三位女大生,花兩、三小時,將頭髮塞進光頭頭套裡,以一天時間出入人聲鼎沸的餐廳、鬧區街頭及平日出沒的教室,切身感受癌友對「假髮」的需求。
在「光頭任務」中,咪咪看到鏡中光頭的自己,直呼很醜,「自己都不敢直視」,好不容易在爸爸和弟弟的打氣下畏縮地走上街頭。沛蓁覺得女生都會介意是否有頭髮,赤裸裸的頭頂讓她覺得很尷尬、不自在,「好像我不是我」。
薏帆就讀心理系,喜歡與人接觸,搭捷運時遇到帶著一群女學生的高中老師,老師以為她罹癌,當場給她鼓勵與擁抱,令她感動萬分。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台灣每五分二十六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約十萬人因治療副作用受掉髮困擾。假髮對化療中的病友來說,不僅是一層保護,更是自信的來源,能幫助他們不因不想掉髮而中斷治療,增加康復的機會。
蘇連瓔指出,失去頭髮對部分癌友而言,就像「衣不蔽體」;曾有一位三十五歲癌友,聽說化療副作用會掉髮,想到一個月後即將結婚,不想頂著光頭在婚禮中承受他人異樣眼光,延誤治療,再回診時已經末期,沒多久就離開人世。
蘇連瓔強調,「光頭任務」除了喚起大眾同理心,更盼將愛心化成實際行動,捐髮或捐經費,號召親朋好友一起做公益。
癌症希望基金會啟動「希望從頭開始—一千頂假髮助癌友募集計畫」,盼成為台灣愛心髮束經費募集平台,以一千頂假髮、三百萬元製作經費為目標,將資源提供給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