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起按摩、腳底按摩也納管,業者須商業登記,合乎消防、衛生等條件。
圖/徐兆玄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訂定民俗調理業管理規範,除已納管的傳統整復推拿外,六月起按摩、腳底按摩也納管,業者須商業登記,合乎消防、衛生等條件。未來兩年衛福部將推整復推拿與腳底按摩能力證明,讓民眾選擇安全適合的業者。
衛福部規畫,七、八月開辦業者法規等訓練課程,未來民眾要按摩、腳底按摩,可看業者是否張貼訓練證明書, 工作人員也要依規定配掛識別證,營業場所要公布消費明細金額。
坊間許多民俗調理業者,過去未要求辦理商業登記,政府無法管理。為了協助業者設置讓消費者信賴的空間,衛福部要求各地衛生局開始輔導相關業者商業登記,日後會稽查消防設備、衛生條件、工作人員等,民眾挑選按摩,也有標準依循。
管理規範正面表列業者廣告用詞,例如按摩業者在廣告上只能稱經絡按摩、肩頸背放鬆、腰部及下肢調理(按摩)等,不能宣稱療效;腳底按摩可稱沐足、潤足、腳底經絡按摩等;傳統整復推拿也可稱民俗推拿、頭頸肩背放鬆等,刮痧、拔罐也屬民俗調理的輔助行為。
衛福部中醫司科長蔡素玲表示,按摩等不屬醫療行為,民眾不要輕信廣告誇大的業者。未來兩年將規劃腳底按摩的能力證明,中醫司會與專業團體設置職業基準,推展能力證明,腳底按摩未來將和推拿一樣分為初、中、高級,民眾可依照分級選擇。
蔡素玲說,各地衛生局七、八月在北中南東開法規說明會,告訴業者未商業登記可依商業法處罰一萬到五萬元,宣稱醫療則依醫療法開罰五萬到二十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