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以貧僧自稱,是謙虛也是自勉。佛門法財,皆是十方來、十方去。跟隨大師多年的弟子、信眾都知道,佛光山開山之初,是何等拮据與艱難,一步一步發展至今,和大師的德行感召息息相關。大師多年來筆耕不輟,字裡行間既是大師開示,也是大師的精進、更是大師的道行。
大師一生繫念眾生,盡心辦道。大師重視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道場的興建,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教育不興,佛法難行。如今,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大師興辦的學校及道場,而在佛光山系統受過教育與資助的優秀人士,更是遍布全球五大洲,惠澤一方。在這份氣象恢弘的背後,是大師對道、對得道之人的殷殷期盼,不遺餘力。
蕭逸(寄自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