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BRT的台灣大道專用道,七月八日開始有九路公車一起跑,包括原來的BRT改三○○號公車。交通局長王義川說,車班多一倍,平均每兩分鐘就一班車,海線到市區不必轉車。他說,如衍生新的交通問題再作調整。
王義川昨介紹,未來「優化公車專用道」的公車車體全改藍色彩繪,有東海教堂等台灣大道沿線的意象,他說,七月八日以後,只要是三○○字頭的低地板公車,專跑台灣大道沿線,從台中火車站到靜宜大學,不管有沒有人上下車,站站都停,快車道及慢車道行車速度加快。王義川說,雙方交流衝突全移到專用道,會降低車流打結。
交通局指出,三○○號是原BRT藍線,並整合規畫三○一號(原八六號)、三○二號(原一五○號)、三○號(原八三號)、三○四號(原八八號)、三○五號(原一六八號)、三○六號(原一六九號)、三○七號(原五號)、三○八號(原八七號)。在原住置等車,一到台灣大道就走專用道。
九條幹線公車均可抵達台中火車站至靜宜大學沿線各站,其中三○二號可直達機場、三○三與三○四號直達清水、三○五號行經清水後直達大甲、三○六至三○八號直達梧棲。
新版公車道增過去BRT雙節公車未停靠的站,包括台灣大道一段(原中正路),未來將增加六個停靠站,包括原子街口、中華路口、仁愛醫院、第二市場、彰化銀行及第一廣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