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王壯為與「蒼竹」的離聚

文與圖/黃議震 |2015.06.03
3770觀看次
字級
王壯為〈題狄膺翰墨〉,癸卯一九六三年書 圖/黃議震

文與圖/黃議震

一九九六年張大千的遺孀徐雯波,將張大千平居用印,一百四十方,慨然捐贈台北故宮,其中有陳巨來刻印四十四方、臺靜農九方、王壯為八方,還有方巖、曾紹杰等諸名家,張大千自刻用印也有五方。

王壯為所刻「爰皤」及兩方「摩耶精舍」,是書畫界所熟知的張大千晚年常用印。在一九六五年,已是移居巴西多年的張大千,還以王壯為河北易水老家的堂號「玉照堂」為題,畫成〈玉照山房圖〉寄贈(註),足見兩人相知甚深。

王壯為是一九四九年隨中央政府渡海來台,初任職於省教育廳長陳雪屏的廳長室,後陳雪屏薦王壯為給陳誠任機要祕書,自此陳誠具名題款的榜書,迨出自壯老手筆。一九六一年,王壯為與王北岳、曾紹杰組「海嶠印集」,開台灣印社之風。

其單刀行草邊款,使刀如筆,毫無筆、刀隔閡,更是獨步印林,最可悟證書、印合一。

「王門七子」之一的薛平南為文〈勤精進——王壯為老師的印藝〉有論:「歷史上的名篆刻家,在七十歲以後,不是封刀,就是處於半停頓狀態,更遑論產生新的風格。而老師古稀以後,仍然創作不輟,每年保持近百方的作品,印風則更為縱橫自如,建立了『似工實放,似放實工』而氣象宏大的印風。」可見壯老書、印造境俱佳,自課甚勤功不可沒。

王北岳在《印林見聞錄》有一則〈失印復得〉記事:時在一九六九年正月,王北岳於台北中華路搜古苑買得一方印面「蒼竹」的朱文印,石質很差,印側邊款為「丙子殘臘,於街頭買惡石,戲為竹子製印,既成,頗自得意,因以寄之。沅禮。」

沅禮是王壯為本名,而丙子年為民國二十五年,當為壯老早年之作,不知為何人所奏刀?怎會流入市面?不久海嶠印集聚會,王北岳便問壯老是否有此一印?壯老說:「這是我婚前為內人所刻,那時我在北平,內子則在保定,刻印風格則取法吳倉老,不知你在哪裡看到?」

壯老回家不久,其夫人便來電話問王北岳:「除去這方印之外,一起出售的,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沒有?」因當年她離開保定時,把一些東西寄託在最要好的同學處,「蒼竹」一印是其中之一,「不知道這位同學出來沒有?」希望王北岳能代其向店東打聽賣家,或許能因此找到失聯的同窗好友。

在詢問店東之後,一切最後竟是徒勞無功。此印為王壯為贈與夫人張明隋定情之物,而張明隋也以此印文「蒼竹」為字號。雖尋故舊未果,失而復得的只有一方石印,仍足令人動容。

王北岳送還此印之後,壯老即為王北岳夫人「戰美蓉」刻一名章回贈,並於邊款跋文記事始末:「北岳兄於台北市肆買得拙刻小章,蓋三十餘年前為明隋所治,經亂不知何人攜至於此,流落市塵,承以見歸,因為賢嫂刻此奉報,己酉正月壯為時年六十一。」

註:張大千畫贈王壯為的〈玉照山房圖〉,在王壯為過世後十三年,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秋拍夜場「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以六三二.五萬人民幣成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