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管是隔壁班一見鍾情的女孩、還是從小迷到大的偶像,想和他成為臉書好友,中研院資訊所副研究員楊得年,開發一數學演算法,可幫你「擒賊先擒王」,算出對於對方影響力最大的幾個臉友,讓你先跟他的閨蜜、兄弟變好友,再由他們去影響對方,促成你倆的緣分;根據實驗,可將加好友的成功率,平均拉高兩到三成。
楊得年解釋,演算法是透過大數據,分析你和臉友的動態,判斷誰和你最好、最會影響你,例如若常發生你的好友A在塗鴉牆上推薦某餐廳,隔天你就去那用餐,演算法便會知道A對你的影響力很大。當陌生人對你送出交友邀請,若臉書優先列出的共同好友,是包括A在內幾位和你較好的臉友,你接受邀請的意願會較高。
該演算法能找出「最有效人脈」,楊得年說,像學生要出國唸書、需要教授或校友為你寫推薦信,也可透過演算法分析誰才是「有力人士」;一位史丹佛大學的教授了解他的研究後,開玩笑表示若想和美國總統歐巴馬變臉友,演算法可否告訴他,「該先加國防部長還是白宮幕僚長好友,比較容易成功?」
楊得年在國際頂尖資料探勘研討會發表該演算法時,獲得MIT Tech review等科技外媒專文報導,全球最大專業社群網LinkedIn也在會後向他討教一小時。
出色的社群網路研究,讓楊得年成為今年度中研院年輕者研究著作獎得主之一,昨頒獎典禮,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致詞時笑說「我不知道臉書也要研究這麼深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