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股市開紅盤,使各證券公司營業大廳洋溢年節歡樂氣氛,不過筆者要提醒投資人,由於台灣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太多,台北股市在丁亥年震盪難免。
經過九天長假後,股市、新台幣匯率和經濟表現備受各界矚目,雖然行政首長頻頻信心喊話,不過各界對後市看法分歧,台灣目前經濟基本面不差,但在能源問題揮之不去,政府又始終將「拚經濟」掛在嘴邊,利用政治綁架經濟,讓人難以對股市樂觀。
台灣目前政治議題氾濫得讓人想吐,「二二八」前夕執政黨策畫以追思、台灣正名為主軸,再次消費統獨議題,藍綠天王紛紛宣布參選二○○八總統黨內初選,顯示國內政界精英未來將全力「拚政治」,無暇顧及「拚經濟」,這對台灣經濟將會有不可預測的負面影響 。
仔細看看台灣當前經濟,台灣國際收支情況良好,外匯存底近三千億美元,足夠十八個月進口之用,再看台灣企業最近表現,據證交所統計,第四季台灣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穩定成長,這些外在條件使得台股新春開紅盤衝上七千九百點,直逼近日新高;再從國際市場來看,台灣傳統產業搭上中國經濟起飛和二○○八北京奧運列車,前景看好。
可見當前台灣經濟本質並無問題,可是台灣經濟和股市為什麼一直像打擺子般震盪?讓人不得不冷靜思考緣由。
目前國內外的經濟格局正處於劇變,兩岸對峙看似壁壘分明,不過一直被視為台灣主要敵人的中共,卻愈來愈低調,跨國企業、資本爭先在中國市場卡位,藉此實現在新興市場的全球布局策略,默契十足地向對岸俯首稱臣,但台灣執政當局卻變本加厲反其道進行鎖國。
此外,以過去經驗來看,其實政治利空對經濟發展不可怕,可怕的是政治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執政當局為今年立委選舉、明年總統大選,又重提「二二八」歷史事件,切割與分化台灣人民,試想有多少國際企業受得了每逢「二二八」就搞文革的政治環境。
若要豬年的台灣股匯市和經濟齊揚,長期戰略當然是加快經濟轉型,由政府主導產業升級,資源配置轉向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據以往經驗,發生政治事件台股短線反應較激烈,不過利空出盡後,反而是長多的來臨。
台灣經濟的生殺大權一直操在執政者手中,「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看執政當局是否有足夠的胸懷和悟性了。
潭龍(北縣新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