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椅客源少 試辦3個月告終

 |2015.06.01
233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灣大車隊曾試辦提供一百組兒童安全座椅,但預約量低,家長嫌麻煩,寧可抱著,活動推出三個月之之後告終,業者認為,使用量低、裝卸不便、派車不易,是計程車無法普遍裝配兒童安全座椅的原因。

旅荷作家陳宛萱說,在荷蘭母親懷孕期間,就會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必備清單,其中,包括面後式的提籃式安全座椅,寶寶就這樣一籃子提出院,養成孩子只要搭車,都坐安全椅的習慣。

靖娟基金會曾牽線,由安全椅廠商提供一百組座椅給台灣大車隊,創台灣首例,但三個月就結束。企畫部資深經理黃韋寰表示,嬰兒座椅占空間,即使放後車廂,就不能載機場大件行李旅客,且零至一歲、一至四歲規格不同,很難量身準備,車輛數不夠多,派遣也難。

小黃司機何威說,現在帶小孩的父母少,有時一天載不到一趟,若擺個安全椅在車上,用不到又占位置,多數人搭乘距離不長,拆拆裝裝很麻煩,他若看到嬰幼兒、孕婦上車,會開慢一點。

製造汽車安全椅的大新企業工廠經理楊永權表示,國外二手安全座椅普遍,他們曾在台試辦「共享」,家長只要赴幾百元押金,就可免費使用,寶寶長大後歸還,不料用過寄回的座椅破損嚴重,或有家長吵著要新的、要指定顏色搭配寶寶性別,種種「恐龍」行徑,讓他們撐不下去。台灣缺乏二手循環機制,家長想省錢,漠視兒童座椅必要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