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蛇出沒!

文/蘇林整理 |2015.05.24
2427觀看次
字級

文/蘇林整理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形、氣候均極適合蛇類生長,夏天更是毒蛇出沒最頻繁的季節。台灣四十六種陸棲蛇類,其中,有十六種是毒蛇,會威脅人類安全的則有六種,威脅原因是毒液最多、毒性最強或是棲地與人活動範圍大量重疊所致。以下便是網友「森林阿翔」解析的台灣常見六大毒蛇。

1.龜殼花 致死率高

龜殼花分布廣泛、棲地和人重疊、攻擊性強、毒性也高,在毒蛇咬傷就醫數量中占第二名,但致死率比青竹絲高多了,後遺症也大,論危險性牠排第一!

龜殼花因為劇毒護身,發現有人盯牠,會很有自信不疾不徐離開現場,如果進一步被騷擾就會擺出反擊的姿勢,蓄勢待發準備一戰!萬一遇到龜殼花,建議站在一公尺以外靜靜看著牠,牠通常會自己走掉。

2.眼鏡蛇 惡貌嚇人

台灣眼鏡蛇分花東族群和西部族群,身體的花紋有點不一樣,但基本上屬於同種。數量比龜殼花少得多,但喜歡在開闊農地上抓老鼠吃,所以讓不少農夫飽受驚嚇。

眼鏡蛇受威脅時會抬起頭來,一副要咬人的樣子。實際上,眼鏡蛇攻擊範圍就頭頂到肚子的距離,所以常會前後擺動左右晃動企圖把人嚇走,一邊後退找機會逃跑。萬一遇到對手硬要置牠於死地,眼鏡蛇就會不客氣咬下去,所以總結危險性排名第二。

3.赤尾青竹絲 又宅又懶

赤尾青竹絲數量最多,也最容易遇到,是台灣毒蛇咬傷就醫率第一名。青竹絲喜歡待在樹上或其他立體結構物上,個性上屬於又宅又懶的坐等型毒蛇,整天只會待在同一個地方等食物經過,如果不是刻意去騷擾牠,與人正面交鋒的機會不多,而且毒性不算太強,是六大毒蛇中較不具威脅性的。

4.鎖鏈蛇 暴躁好鬥

鎖鏈蛇是台灣攻擊性最強、攻擊範圍最大的蛇,平常盤卷起來,遇到威脅時可以整隻射出去攻擊,而且脾氣非常暴躁,動不動就想攻擊。加上毒液非常特別,極難治療,往往必須截肢,所以萬一遇到時可說是最危險的蛇。

好在牠的分布範圍僅局限於屏東、台東一帶,加上數量稀少,又喜歡待在一般人不會進去的高芒草叢裡,所以論危險性排名第四。有機會到屏東野外高草叢區,除了記得要打草驚蛇,萬一與鎖鏈蛇正面相遇,唯一的辦法是距離牠兩公尺以上繞道而行。

鎖鏈蛇覺得受威脅時會大量噴氣,聲音大到像汽車排氣一般,所以在屏東野外聽到奇怪的噴氣聲,一定要立即停下腳步,低頭仔細檢查周圍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5.百步蛇 勢如山神

百步蛇是台灣注毒量最多的蛇,單位毒性雖比第一名的雨傘節弱,但因為出毒量實在太大了,被咬到幾乎必死無疑。數量稀少的百步蛇,穩如泰山的身軀和氣勢堪稱「蛇王」,也是原住民眼中的「山神」。牠可以大到手臂那麼粗,個性穩重不暴衝,珍惜毒液不亂咬,只有在緊要關頭才會給人致命一擊,因此危險性排名第五。

6.雨傘節 膽小怕事

雨傘節毒性第一強,可說是人見人怕,但事實上雨傘節膽子極小,一感覺風吹草動就跑掉了。萬一被困住跑不掉,雨傘節會把身體盤卷成一個大大的「8」,然後把頭藏在最下面,偶爾偷看一下敵人走了沒有。正因為雨傘戰鬥力、攻擊性都掛零,所以危險性反而墊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