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友 努力織就生命樂章 文/蘇林整理 |2022.04.30 語音朗讀 46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何如瑄熱烈擁抱生命,獲選為「生命之織」影音展的主角之一。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李宜錡雖然很年輕即罹患血癌,卻堅持讀完大學,實現夢想。圖/李宜錡提供何如瑄勇敢揮退癌症陰影,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圖/何如瑄提供李宜錡參與癌友活動,為生命之樹添增綠葉。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方瑞萱如今放下工作,樂在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圖/方瑞萱提供 文/蘇林整理 何如瑄 孩子是活著的最大動力孩子是活著的最大動力何如瑄40歲結婚、懷孕,沒想到懷孕5個多月時,檢查出罹患卵巢癌1期。她硬是堅持到寶寶安全出生後,才展開治療,但這時卵巢癌已從1期進展到3期。「我一點也不後悔。如今一邊治療、一邊看著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原本打算不婚的何如瑄,40歲才與二見鍾情的另一半結婚,因為擔心高齡產婦會對寶寶有影響,之前還做足相關檢查。「其實從懷孕到發現罹癌,一直有肚子痛的問題,去婦產科檢查,醫生認為是高齡產婦之故,認為還算『正常』。」兩難中選擇保留孩子可是在懷孕快6個月時,因為身體劇痛、連續嘔吐……何如瑄被檢查出罹癌了。「第一時間,我很震驚,但下一秒鐘,就決定先保住孩子。」儘管當時先生一再勸她,不一定要有孩子,生命最重要,希望兩人能攜手走更長遠的人生路……經過和醫師討論,何如瑄決定冒著風險繼續懷孕。為了讓胎兒在子宮盡快長大、何如瑄一天至少吃6餐,再不舒服也忍耐著吞下營養的食物,終於在醫生下達治療的最後關鍵時刻,胎兒勉強達到2000克,可以施行剖腹產。能治療好過沒得治療躺在手術檯上,看到寶寶順利出生,何如瑄眼睛一閉,立刻陷入全身麻醉,接著進行手術、摘除了子宮、卵巢,連月子都沒有坐,就緊接著進行化療。連續經過多次轉移、復發、治療,曾經讓何如瑄很沮喪,覺得自己努力配合治療,卻似乎永遠沒有盡頭,可是再抬頭看看病房中許多病友,便在哭完、發洩完後,樂觀為自己打氣:「至少我還有治療可做,不像有些病人,拜託醫生給方法,醫師卻給不出好策略。」孩子小支撐生命力量而醫生鼓舞的一句話:「你的孩子還小」,則成為何如瑄對抗癌症的最大動力。「我最難受的,不是身體的病痛,而是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頻繁進出醫院,使得何如瑄在孩子出生後,有3/4的時間都待在醫院中,導致她對孩子充滿歉疚。有一次經歷較大的手術,住院一個多月沒辦法見到兒子,最後終於在兒子生日當天,驚喜地見到家人帶兒子來醫院慶生,聽到兒子衝向自己說:「媽媽我好想你。」成為何如瑄當年最開心的禮物。為了抗癌,何如瑄前胸有一道疤痕,從胸口到腹部長達40公分,前後在同一道疤痕開過3次刀。「以前覺得它很醜,像隻哈巴狗,如今時間一久,就覺得:這隻狗好像也蠻可愛的,還好啦,反正就是身上的一部分嘛,既然沒辦法改變,就慢慢接受它吧。」方瑞萱 罹癌開啟第2人生從事殯葬業近20年的方瑞萱,年幼失學,結婚離婚,32歲便罹患子宮頸癌,55歲確診舌癌,歷經12小時手術切除,6個月的化療與電療,看到3個孩子一路在旁,無微不至的陪伴與照顧,她用相機拍下填補舌頭的36.5公分大腿傷疤,現年61歲的她,告訴自己:我一定會活著穿上旗袍、參加孫子的滿月酒……年紀輕輕就罹患子宮頸癌,曾讓方瑞萱很不甘心,「兩個孩子都跟前夫姓,我這輩子沒有擁有過自己的東西、沒有過真正愛我或我很愛的人、沒有為自己好好念書、好好吃飯、好好地笑……」於是她問醫生:有沒有可能在手術後,再生小孩?叛逆的她,這次想生一個隨自己姓氏的小孩。2度罹癌失去美聲很幸運的,手術順利,小兒子出生、健康長大,是方瑞萱的貼心寶貝,直到現在,母子還會每天抱抱。「媽咪,我要你活著!」6年前,當小兒子得知方瑞萱罹患舌癌4期,對媽媽說了這句話。而這也讓她下定決心,要好好治療、好好活著。因為開刀切除了2/3舌頭,奪走了她的咀嚼能力、咬字能力,從此她只能吃流質食物;原本她很喜歡自己的聲音、發音標準,但用盡全力復健、咬字、發音,依然沒辦法回到以前的狀態。重為學生找回熱情神奇的是,支撐她度過治療痛苦的,竟然是放下工作,重回學校讀書的5年,她好好享受了當學生的樂趣,圓滿了小時候沒辦法念書的遺憾。如今的她,除了念書,陪伴孫子也成為他生活的重心之一。回首罹癌過程,方瑞萱充滿感恩,坦言若非罹癌,他絕對放不下生活、工作、賺錢,雖然還沒存好退休金,但罹癌終於讓她放下,也幸好孩子都很照顧她,「兒子會養我啦!」癌症奪走方瑞萱的許多能力,卻奪不走她對生命的熱愛,如今她注重飲食,熱愛美食,朝向健康生活前進。李宜錡 攜氧氣瓶讀完政大李宜錡17歲被診斷出罹患血癌,從此開始了一連串的治療、併發、復發的辛苦歷程,但她堅強地度過了,最後帶著氧氣瓶,坐輪椅念完政大心理系,還考上了政大心理研究所,現在的她,希望能朝向年輕癌友的心理研究議題去努力,關心與她有類似經驗的病友們。李宜錡高中時與朋友打排球,發現自己比別人容易瘀青,而且皮膚很癢,因此去看皮膚科,醫師建議去大醫院做檢查才發現罹癌。樂觀的她不害怕化療、掉頭髮,反而覺得掉頭髮很神奇、自己頭型很好看。「我不算是一個典型的病人,很多病人可能一開始聽到會情緒低落,可是我很快就接受。因為從確診到住院的過程很快,沒有甚麼時間可以思考這件事。」進入兒童醫院治療的李宜錡,是當時年齡最大的「兒童」,因此心態上覺得自己要承擔起關心大家的責任,做好大姐姐的好榜樣。經歷3次骨髓與幹細胞移植,李宜錡終於骨髓移植成功,但後續卻併發了慢性的肺部排斥,必須24小時帶著氧氣筒、坐輪椅,從大一開始,整整6年的時間,媽媽都陪伴在宜錡身邊,協助她生活、上學,終於在兩年前幸運獲得肺臟移植的機會。「我真的非常幸運,也很感恩,如今才有辦法好好說話、好好走路。」治療過程中,讓李宜錡咬牙撐下去的,是家人及肺臟捐贈者所給予的關愛和精神力量,「肺部出現排斥的那陣子,我很擔心會拖累家人……喘的時候真的蠻辛苦的,一度也是蠻憂鬱的,也想過乾脆就這樣離開……可是再想想,總不能讓親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不能辜負捐贈者,一定要好好善用得之不易的肺臟……」盡力過好每一天,就是目前李宜錡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前一篇文章 丈夫小腦萎縮自身又罹癌 她不向命運低頭撐起家 下一篇文章 賽德克族語認證榜首 學生:和阿嬤講電話特訓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洪麗鳳 巧手製華蓋 穿旗袍行堂 作者其他文章【動物治療】撫慰病痛 療癒身心林哲宇 玩轉學校玩出孩子未來植物洗劑無毒? 慎防石化原料美國狐松鼠 不再受保護貓攝影 作品現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