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因煤而興,亦因煤而廢。大陸產煤大省山西造就一批億萬富豪,但過度開採反致多處土地懸空、沉陷,形成千餘個「危機四伏」的「懸空村」,山西官方已計畫在二○一七年完成搬遷。
山西自改革開放以來,產煤約一千億噸,提供大陸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支持,但也承擔過度開發的後果。新華社報導,據統計,採煤造成當地採空面積近五千平方公里、沉陷區面積約三千平方公里,受災人口約二百三十萬人。數千個村莊房屋倒塌、飲水困難,許多村子還成了懸空村。
早在二○一一年,就有媒體報導稱,山西全省十五萬平方公里土地,採空區近三萬平方公里,幾近台灣的面積,受災人數達三百萬。採空區內大面積沉降塌陷導致土壤龜裂、山體滑坡、溝渠支離,水源枯竭,無數的機關學校、工礦企業、高樓大廈危如累卵。二○○○年開始就有民屋不斷地「塌下去」,二○一一年夏天,大規模塌陷便開始出現。
如大同市左雲縣秦家山村這個曾因煤而興的小村莊,過去靠集體煤礦收入,修建了成排的兩層高樓房,如今因常年採礦,村落地下遭挖空,房屋出現沉陷、裂縫,村子最前排的房子更因裂縫太厲害,無法居住,居民多已遷移,僅剩離不開的老人,安靜得近乎「死寂」。
這樣的懸空村在山西並非少數,興旺山村同樣全村滿是裂縫,牆縫大得能伸進一隻前臂,村裡人最怕睡覺時「轟」一聲,房就塌掉把人埋了。
據了解,山西還有國有非重點煤礦和非國有煤礦採煤沉陷區兩千多平方公里,受災群眾約一百七十萬人。
山西省政府近日印發「山西省深化採煤沉陷區治理規畫(二○一四年至二○一七年)」,計畫自二○一五年全面實施採煤沉陷區治理,目標是全省一千三百五十二個懸空村,共涉及二十一萬八千戶、六十五萬五千人,將在二○一七年完成治理搬遷任務。
不過,搬遷重建工作雖有政府補助,但每六十平方公尺居民個人支出仍要一萬多元人民幣,為數不小;加上搬遷面臨土地、資金,及搬遷後居民就業等問題,遷移計畫難度不小。
有當地人表示,這事情已說了好多年,政府一直沒給解決。如果搬到一個窮鄉僻壤,農民的地怎麼解決?簡直亂套。還有網友氣憤地說:「這是殺雞取卵」、「這種斷子絕孫的開採方式,富了極少數人、腐了部分人,害了很多人,還有更嚴峻的生態環境接踵而至!」、「富了煤老闆和政府官員,老百姓卻要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