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人石振烽(右)賣菜賣到有感情,對老人家的喜好瞭若指掌;在他身後的是與他一同送暖的「會唱歌」菜車。略有醫學常識的石振烽也會關心長者健康。圖/邱奕寧
【本報新北訊】寧靜的新北市貢寮區村落間,每天清晨七時因為菜販石振烽和他「會唱歌」的小卡車變得熱鬧,阿公、阿嬤聽見音樂往街口榕樹集合,菜車周圍變成小菜市場。
家住宜蘭的石振烽曾任超市送貨員,改行當菜販,專走偏鄉山區路線,讓獨居老人吃到新鮮蔬菜。他除了賣菜,也送溫暖;簡阿嬤想喝米漿、陳阿公需要沙拉油,即使阿烽沒有賣,他樂於幫忙「代購」,人情味濃得化不開。
阿烽清晨三時開小貨車在宜蘭批菜,兼賣豆腐、麵腸等老人家嗜口的食品;接著按照雙溪、貢寮阿嬤的訂購清單,逐一把老人家想吃的東西買齊。他自豪地說:「阿嬤想買什麼,我都能帶過來。」
有九十多歲的獨居阿嬤喜歡吃零嘴,每天請阿烽從便利商店買夾心酥、八寶粥等;二十年來,阿烽對每個阿嬤的喜好瞭若指掌,菜車不只賣菜,還解決偏鄉購物不便的問題,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
阿烽笑說,「我個性好奇又愛學習」,走到客家庄向客家阿嬤學客語;受日本教育的老阿嬤喜歡教他日文;遇到外籍看護買菜,他也請教幾句外語。印尼看護阿蒂說:「阿烽會用印尼話跟我們打招呼,好親切。」因為這份貼心,大家買菜後總愛跟阿烽閒聊幾句。
阿烽的菜車清晨七時經過馬崗漁村,接著駛過貢寮各聚落,近中午到達雙溪,下午三時才返回宜蘭。午餐時間,不時有熱情的阿嬤為他多準備一副碗筷;有人家種的桂竹筍盛產,買菜後還會塞一包讓阿烽嘗鮮。
二十年不變的旋律,每天清晨響徹偏鄉小村落,有的阿嬤提早在樹下等待,有的人聽見音樂奪門而出,大家期待的不只買菜,還有一起聊天。貢寮簡姓阿嬤說,阿烽就像自己的兒子,每天看到他就覺得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