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花園》年

台北縣錦和國中二年二班 王勁升 |2007.02.24
477觀看次
字級

看著農田裡黃澄燈的稻穗,使我想起那令我難以忘懷的假期。

每當聽見父母討論過年返鄉的計畫,我便開始煩躁起來,內心不禁埋怨每年返鄉都跟一些老人團聚,聽著他們說著千篇一律的話,和難聽擾人的歌聲,根本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但為何父母會喜歡返鄉呢?

回到家鄉,爸爸總是要我跟那些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常讓我不知如何是好,父母似乎發現了這件事,替我向長輩問好,化解了尷尬。

有一次,其中一位長輩問我要不要去田裡幫忙,我想了想,便答應了。同時心裡想著:耕種會很辛苦嗎?之後,我去幫了一整個下午的農務,獲得短暫的休息,當下我才了解到耕種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只是要忍受炙熱的太陽,每天還要仔細的照顧農作物,才能有好的收成。

「現代人已經很少吃國產米了,都吃國外米或大廠牌出產的稻米,很少在吃一般農人種的米。」其中一位農人嘆息著台灣農業的困境。在回去的路上,我不斷地想起那位農夫說的話。

晚上,酒足飯飽後,大家唱起歌來,我想著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快樂的唱歌?不會煩惱農作物的收成嗎?想了良久,彷彿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也許這是一種樂天知命的表現。在過年團聚時,煩惱農作物也是沒有用的,倒不如暫時放下開心的慶祝。

早晨處處響起鞭炮聲,迎接新年的到來,人人臉上都帶著喜氣的笑容,道賀之聲在大街小巷中響起。歡欣鼓舞的新年氣息就在人人的道賀聲中逐漸地赤熱起來,宛如冬陽的紅在人們心中燃起希望的火焰;唯年,一片喜樂,溢於言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