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乾電池污染危機

黃昌彬(花蓮市/文字工作者) |2007.02.24
346觀看次
字級

國人在日常生活使用乾電池的機率極高,選擇優良、低污染的乾電池並注重使用後的回收處理,是矢志作為環保尖兵的國人必修的功課。據環保署資料顯示,台灣每年使用的乾電池達九千六百公噸,約四億顆三號電池,民眾若是購買來路不明的乾電池且沒有妥善處理,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過去,夜市或廉價商店常可買到來路不明的黑心電池,環保署在去年九月一日實施「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及販賣」,管制錳鋅及非鈕扣型鹼錳乾電池的汞含量均應低於5ppm,而去年十二月初,市面銷售的乾電池也需標示「本產品電池汞含量符合環保署規定」的文字及確認文件字號,若違反規定將處六萬到三十萬元的罰鍰。

然而,黑心乾電池的存在,會因法規限制從此銷聲匿跡?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有市場需求,便有人敢冒開罰被抓的風險輸入或製造。筆者日前在夜市發現有「每樣十元」的商家擺攤販售,不知是稽查的風頭過了,還是與取締人員有默契,更或許是「無關痛癢」,對大地的污染傷害不會顯而易見,因此民眾寧願花小錢買品質較差的雜牌乾電池。筆者已將有販賣可疑乾電池的情形,及該廠乾電池的品牌名稱、製造國、型式、規格及進口商公司名稱等資料,用環保署公害陳情專線檢舉。

若採用品質不佳或混和使用各家廠牌乾電池,除了容易產生電壓不穩的爆炸危險,也有電池液外漏傷害人體的風險存在。但正牌乾電池似乎也有品管不佳的情事發生。幾個月前,我購買了幾盒四號及三號規格的金鼎鹼性電池,該廠標榜耐力持久的電力,我將電池靜置數周,拆封取出使用,竟發現電池表面標示文字層完全溶解,仔細一看,一大盒都出現此狀,我拿至當初購買的商家要求退貨,商家表示是電池液外漏所致,難怪乾電池表層金屬有被腐蝕的跡象。

不管是否為正牌乾電池的瑕疵品,或黑心商人假冒品牌製造販售,都值得環保署及消基會注意,應加強稽查及列管,防杜走私的黑心乾電池肆虐我們的家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