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年頭有「三多」,這三多和傳統的「三多」九如有所不同。新春所看到的三多,一是總統多。民眾歡呼、叫喊的總統,除陳總統外,還有馬總統、王總統、謝總統、蘇總統、游總統、呂總統以及李前總統等。二是紅包多。除一般家庭除夕發壓歲錢紅包外,總統們更在各地發紅包,形成處處有紅包,甚至紅包亂飛的景象。三是廟宇多善男信女多(包括總統們在內),他們或搶頭香,或求財、求姻緣福祿壽。
總言之,這三多似乎並未給台灣帶來美好、快樂。總統多,人民的貧窮困苦並未明顯減少,甚至和總統之多成比例。這也意味著:富貴榮華、平安、快樂、健康、幸福,不能一味靠總統;自己的勤奮、努力也非常重要。而紅包,示人以利,以利吸引人,給紅包、收紅包,應合乎禮數。
孟子說,王何必曰利?莊子說,小人之交甘如醴,卻輕絕(因為以利結合);君子之交淡如水,卻長久(因為以義結合)。發紅包,涉嫌以利誘人,這違反了先賢訓誡。而祈求的人那麼多,眾神恐顧此失彼,愛莫能助;如有所偏愛,則違反正直為神、視民有赫的神格,神必不屑於如此:故對各種祈求大概也是礙難答應。語云,要神也要人;又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凡此都說明人自身的作為、自己的努力,至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