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想加子女臉書 竟然被拒絕

 |2015.05.08
22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母親節將至,一項調查指出,有近五成媽媽加入子女臉書,以更接近孩子,但談到母親節禮物,近五成八媽媽還是最想「一起吃飯」,一成二希望安排休閒旅遊。專家指出,這顯現媽媽最渴望的是與孩子面對面,而非透過科技,「親子相處,見面才是王道!」呼籲媽媽別執著加入孩子臉書。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針對一千零九十位二十歲以上媽媽,調查其與子女使用臉書的互動情形,昨天發表報告。受訪媽媽每天和子女使用通訊軟體或臉書的平均溝通頻率,六成以上以一至兩次居多,每天溝通互動三至四次的僅兩成,每天「熱線你和我」在五至十次以上的不到一成;媽媽與子女主要互動方式還是「面對面」,占百分之八十八點六,其次是「打電話」占百分之三十五點六。

報告顯示,五成三媽媽沒加入子女臉書,原因近四成是認為不需要加入,二成一是自己沒使用,還有零點四成是被子女拒絕。其子女有五成八在十二歲以下。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坦言,她曾被孩子拒絕加入臉書,但她認為,當面溝通更重要,「3C產品只是工具。」她呼籲和自己一樣遭拒的父母,都應加強對話技巧訓練,例如:別直接禁止孩子做這做那,而是分析選擇優缺點,並多與孩子看書交流,培養情感。

《爸媽冏很大》節目顧問、作家吳娟瑜表示,她也曾被孫輩拒絕加入臉書,當時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孩子長大了,所以需要獨立的空間;憂的是,我是否哪裡做不對,才讓小朋友不接受。」

她建議爸媽,一旦遭拒,從旁觀察就好,「最重要的還是一起互動。」千萬別強迫孩子把自己加入臉書,否則孩子仍可封鎖部分訊息,不讓爸媽知道狀況。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林慧芬表示,孩子會拒絕爸媽,多是因為覺得爸媽想當spy(間諜)來窺探自己,但孩子也需要喘息空間,爸媽切莫苦苦相逼,免得相處壓力更大。

她呼籲,親子相處重點,還是要靠當面溝通,父母也要小心別讓孩子太沉迷3C產品。她指出,手機是一種「熱媒體」,不停有新招引起孩子注意,但兩歲以下小孩若太依賴手機等3C產品,會阻礙前額葉皮質區發展,往後的語言與人際關係都會受影響。

調查主持人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林震岩表示,媽媽在母親節,還是最希望與子女「一起吃飯」、面對面互動,而不是透過通訊軟體問候。

親子玩臉書 要注意…

父母須注意

①不要隨便插話

看不慣和同學的留言就急著回話。

②不要當糾察隊

數落孩子的留言。

③默默潛水觀察

不要事後算帳或評論。

④別全部都按讚

平常心就好,也不要都不按。

子女最討厭

①父母到處分享

父母在自己臉書分享孩子得獎、出糗等大小瑣事。

②騷擾朋友頁面

什麼事情都按讚,尤其去朋友的頁面按讚。

③看不懂打來問

看完留言後,詢問發生什麼事。

④臉書掌控行蹤

透過臉書監控,掌握行蹤。

⑤對PO文管很多

告誡什麼不要 PO、什麼不要發。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