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香港校園「去歷史化」的躁動

執筆人: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2015.04.27
727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邱立本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說,最近香港的大學校園,都在鬧港獨的風潮。一些激進的學生,占領了校園的輿論陣地,高呼要推動香港獨立,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位資深媒體人,約了我在蘭桂坊的酒吧,我們都點了香港流行的生力啤酒,在暮春四月,談起香港校園的港獨風潮。

小周說,其實支持這樣言論的學生,人數非常少,但他們占據了學生報章的輿論陣地,炮火連天,再加上網絡上的「放大效應」,讓人以為這是學生的普遍看法,也引起了社會的側目。

我說,年輕一代是否愈來愈缺乏對中國的國家認同?

小周說,這倒是真確,儘管絕大部分的大學生,不會支持港獨,但他們對北京政府的認同很低,而最讓人擔憂的,就是他們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也愈來愈低。

我說,他們的政治傾向,是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小周說,這些年一些去中國化的言論,已經逐漸在年輕人心中發酵,尤其回歸後中學逐漸取消了中國歷史科,改為通識科,以為可以加強學生對時事的認識,但弄巧成拙,反而導致歷史感的流失,基本歷史知識都沒有,最後就只有「張飛殺岳飛」的笑話。

我說,張飛殺岳飛?這真是搞笑。香港大學生說要搞港獨,也是因為歷史錯亂?

小周說,肯定是歷史錯亂,也是歷史記憶的斷層。香港的歷史,都是反對殖民統治的記憶,從一九二五年的省港大罷工,到抗戰期間的東江縱隊,都是史蹟斑斑。

我說,這些都是二戰前的歷史,一些學生認為這是「上古史」,與他們無關。

小周說,其實二戰之後,也是反殖民運動不斷。在上個世紀六、七○年代,爆發反英國高級警官貪汙的「捉葛柏」事件,公務員爭取與英國派來的官員同工同酬的運動,以及爭取中文合法化運動等。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八○年代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北京談判回歸,傳出要北京承認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要北京用「主權換取治權」,途經香港時,香港大學生前往機場示威,標語就是「侵華條約不容肯定」。更不要說香港的保釣運動,學生領袖陳毓祥葬身釣魚台水域。這些斑斑的史蹟,又豈容今天這些不懂歷史的大學生扭曲?

小周說得臉紅脖子粗,他一口氣把那瓶生力啤酒乾掉,說這些大學生其實並不代表民意,而只是在網絡上將這些「去歷史化」的言論放大,終於造成今天沸沸揚揚的局面。

我說,最近香港大學一位副校長,倡議港大學生應該去中國大陸實習或旅行,才可以畢業,他說如果不想去中國,就不要來港大。這引起軒然大波,被一些大學生炮轟,說剝奪了他們的自由。最後這名副校長還要為他的言論而道歉。

小周說,這其實是荒謬之至,全世界都要了解中國,而港大這些學生卻如青蛙,躲在自己的井底中。他們應該記得,港大成立時,宗旨之一就是「為中國而立」,如今這些大學生以為可以「去中國化」,但其實只是「去歷史化」,也是失去自己主體性的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