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執筆人:邱立本
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說,他發現香港的政治愈來愈台灣化,不僅是政治口號都在學台灣,連政治詮釋都學台灣,強調當前去中國化的現象,是「世代翻轉」的結果,是社會最新的潮流。
這位香港資深的媒體人,剛從台灣採訪五二○蔡英文總統就職典禮,回到香港後,就約了我在蘭桂坊喝啤酒。
我們都點了台灣啤酒,喜歡那種比較稠的風味。小周說,香港畢竟是國際大都會,什麼地方的啤酒都可以品嘗到。
我說,在香港愛喝台灣啤酒,但為什麼香港的政治都沾上了台灣味道?
小周說,香港極端派這兩年學台灣的特色,將一切都去中國化。網絡上不少評論認為,這是「世代翻轉」的結果,因為台港兩地的年輕人都不要歷史太沉重。
小周說,這是錯誤的解讀。提倡去中國化的背後力量,都是很懂得歷史的中年人與老年人,像台灣時代力量的立委黃國昌,都已經是過了四十歲的中年人了,更不要說獨派的大老辜寬敏,今年已經九十歲。他們都是提出台獨論述的先鋒,進而在社會上蔓延,向年輕人洗腦。
我說,但看起來他們的洗腦很成功嘛,尤其課綱的改變,要徹底將中華民國的論述虛化?
小周說,這就是這些中老年人的力量。其實世代沒有翻轉,而是觀念勢力的翻轉,而背後的力量,都是那些滿肚密圈、別有算盤的老頭。香港政治的去中國化,也是陳雲、黃毓民、黃洋達等中年人所提出的論述,蠱惑了新一代,他們在網絡上不斷洗腦,讓很多缺乏歷史知識的年輕人受到影響。
我說,你否認年輕人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很多人都相信,年輕人是改變時代的力量。
小周說,這話應該仔細分析,誰可以掌握年輕人,誰就可以掌握未來,這是歷史的事實,但背後的論述與推力,卻往往是中老年人。
我說,這是台灣與香港的情況?
小周說,這是全球現象。當前美國政治的情況,剛好可以說明。如今氣勢如虹、勢將代表共和黨競逐總統的川普,就已經是七十歲了,而他的對手、民主黨的大熱門候選人希拉蕊,也是六十八歲的老人,更讓人驚奇的是,民主黨內與希拉蕊競爭的桑德斯,今年已經七十四歲,他所獲得的年輕人的支持度,比希拉蕊高很多。
我說,美國變成一個「老人政治」的國家?
小周說,其實歷史上,政治人物都需要年齡比較大的,因為他們經驗的積累比較多,心理素質比較穩定,不會「暴衝」,只要身體好,就可以發揮力量,像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六十五歲才被英國女王徵召去對抗納粹德國,最後奪得最後勝利。這都是近代史的重要例子。
我說,用「世代翻轉」來解釋台灣的去中國化,其實站不住腳?
小周說,年輕人耽於去中國化,其實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沒有當年李登輝、陳水扁等「大人」修改課綱,就不會造成新生代的思想變化,也不會導致今天中華民國被「偷梁換柱」,成為台獨「借殼上市」的工具。
我說,因而追究台灣的政治理念的變化,還是要追問誰是始作俑者?
小周說,對,不是叫歷史太沉重,而是叫「世代翻轉」太沉重。年輕人的變化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罪魁禍首還是那些背後那些扭曲歷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