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三輪族能更自在的旅遊,國家公園建置無障礙步道;「台灣好行」增設無障礙公車。圖/李妙紅、觀光局提供
為了讓三輪族能更自在的旅遊,國家公園建置無障礙步道;「台灣好行」增設無障礙公車。圖/李妙紅、觀光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國內每年無障礙旅遊產值超過兩百億元,政府動起來,打造友善三輪族(輪椅、娃娃車、行李)的無障礙旅遊環境。今年起,五座國家公園一年打造一條無障礙步道,消除階梯、改設坡道。
「身心障礙者不只要『活得了』,更要『活得好』。」立委楊玉欣指出,身心障礙者、銀髮族與你我一樣,都熱愛出遊,期待自在而有尊嚴的移動,但到了號稱無障礙化的風景區,卻發現只不過有空間稍大的廁所、畫了輪椅符號的停車格,真正的遊憩區,輪椅根本進不去,只能望門興嘆,幫家人顧車,或自備斜坡板一點一點「挪」進去,累得人仰馬翻。
在楊玉欣要求下,內政部營建署籌畫,從今年起至二○一九年,五座國家公園每年蓋一條無障礙步道,打頭陣的是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地區,今年底完工後,輪椅族能輕鬆親近海蝕地貌。
退輔會轄下的武陵、福壽山、清境農場及明池森林遊樂區,也承諾從今年起,將場內無障礙環境從點擴及至面,輪椅族能參觀的範圍與徒步者相當。經濟部也將無障礙設施納入觀光工廠設置規範。
交通部觀光局則規畫了十五條無障礙一日遊、二日遊路線,鼓勵旅宿業者提供無障礙房型及用餐空間,並建置App供網友拍照上傳無障礙設施,分享給同好,設施不良的也可建議業者改善。
交通部公路總局宣示,目標今年底前,每條「台灣好行」路線都至少配置一輛無障礙公車,每輛車至少可搭載兩台輪椅,讓結伴同行的輪椅族一起行動,不必被迫分開,交通部將以公路公共運輸提升計畫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