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明天舉辦第二場公聽會,除投票年齡降為十八歲外,將聚焦是否改為內閣制及恢復閣揆同意權等議題。上周首場公聽會,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內閣制修憲須有完整配套,只恢復閣揆同意權不夠。
明天公聽會仍由國民黨籍召委吳育昇輪值擔任主席。對於國民黨推動恢復閣揆同意權,卻維持立委一一三席不變等憲改主張,已有多位學者在首場公聽會提出批評,預料第二場公聽會還會有火花。
台北大學公行系兼任助理教授蘇子喬說,若要解決權責不相符的憲政困境,光賦予立院閣揆同意權是不夠的,一旦總統與立法院多數不一致,反而造成憲政僵局與衝突,顯然需要更完整的配套與規畫。
文化大學教授李復甸表示,內閣制須立委兼任閣員,可行與否關鍵在於立委總人數;以目前共一一三席立委,若執政黨勉強過半也才五十幾人,但兼任政院三長、部會首長與政務委員之後,執政黨還有多少立委在立院?若真要增加立委人數,社會可以接受嗎?
政大政治系教授孫善豪認為,內閣制有很多運作特徵,並不是恢復閣揆同意權或閣揆副署制後就是內閣制。北市府法規會前主委葉慶元批評「這次修憲是假議題」,與其常修憲,不如先認真行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