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財政部昨天公布,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使亞投行正式意向創始國增至三十五國,其中,伊朗的加入堪稱「意外」。
此前,外媒曾報導,考慮到聲譽問題,大陸財政部已婉拒伊朗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申請,表示可能會在第二輪考慮該國。伊朗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國,完全出乎外界意料。
根據大陸觀察者網指出,伊朗核問題各談判方在瑞士洛桑達成框架性協議的時間是四月二日,而四月三日,現有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就通過伊朗的申請。伊核框架協定的達成是否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引發聯想。
外媒報導稱,伊朗擁有全球百分之十原油儲備和近五分之一天然氣儲備,作為一個長期遭受制裁的地區性大國,伊朗的基礎設施也亟待更新。
由於歐洲和美國都對伊朗的制裁,伊朗把目光轉向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尋求金融幫助。去年十一月,伊朗能源副部長馬蘇里曾透露,中國為伊朗的基礎設施投資將從二百五十億美元增加到五百二十億美元,伊朗的水利、電力、石油和天然氣項目都能從這些投資中受益。
大陸財政部官網昨天發布消息指出,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三十五個。據觀察者網指稱,目前還有以下二十個國家已提出申請,正在走程序,這些國家包括:土耳其、奧地利、韓國、俄羅斯、荷蘭、巴西、格魯吉亞、丹麥、澳大利亞、埃及、芬蘭、吉爾吉斯、瑞典、挪威、冰島、以色列、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蘭。另外,還有台灣也已申請。
其中,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匈牙利、波蘭、台灣,大陸財政部官網並未發布收到確認申請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