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命的終極功課:瀟灑走一回的心法祕笈(二)

慧開法師 |2015.04.05
1479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

其實,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有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換句話說,「世間法」的道理可以貫通到「出世間法」,「出世間法」的義理也可以運用到「世間法」。生死之間也是一樣,「生」與「死」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們根本就不應將「生」與「死」截然畫分開來看。但是很可惜的,一旦面對「死亡」,人們的思維就好像驟然撞到牆壁或瀕臨懸崖而嘎然止步了,事實上,人們想像中的那一道死亡的「銅牆鐵壁」或「萬丈深淵」,根本就不存在。

其實,生死之際的生命之流不曾片刻停頓,而是繼續轉化,有如穿越時空的「星際之旅」,我們怎麼可以不事先好好地規畫呢?

談到「生涯規畫」,從學校到社會,大家都在談,沒有人不知道,「生涯」也好、「職涯」也好,都要事先規畫,及早準備。有很多家長為了擔心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很早就開始為子女規畫學習生涯了,不是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一路上來,如果希望都能盡量符合自己的志趣,不都是要預先規畫嗎?同樣的道理,從學校到社會,求職就業或創業、擇偶成家、職涯升遷或發展……等等,不也是要及早規畫嗎?

俗諺云:「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年華老大的歲月終究會到來,所以讓年輕的後起之秀接棒,然後從職場退休的生活安排也應該要事先規畫,包括老年的安養照顧、醫療保健……等等問題。然後呢?很多有先見之明的人,會及早規畫好他的後事,預立遺囑,交代心願,包括財產如何處置分配,甚至於採用何種葬式,墓地或塔位的選擇……等等。然後呢?

問題二:啊!?人生不是就這樣子嗎?怎麼還有「然後」?我們要如何「然後」?

回答:當然還有「然後」!只是,絕大多數人以為死亡就是「終點站」了,甚至於是極端可怕的黑洞,所以連想都不敢再往後想了。其實,肉體的生命雖然有使用年限,但是真正的「內在靈性生命」可是「永續」的啊!可惜的是,我們對於內在靈性生命的認知和經營沒有永續。

就是因為「生命是永續」的,而芸芸眾生對於生命的認知和經營卻「沒有永續」,根本就不知道要預做規畫與準備,這當中的落差,造成芸芸眾生在生死轉化之際,陷落在輪迴的洪流之中,糊里糊塗地來來去去,永無止境。

問題三:「死了以後」還有「生命」的「規畫和經營」?這太玄了吧!我們如何能規畫和經營?

回答:當然不是等到我們「死了以後」才來規畫和經營,那可就來不及了,而是就在「當下」,就是在眼前「還活著好好」的時候,就要開始為「死了以後」的生命,好好地規畫和經營,這一點也不玄。就像是大學生或研究生,怎麼可以拖到畢了業之後,才想到要就業、創業或出國深造?當然是要在畢業的一、兩年前,甚至於更早,就要開始規畫準備了。

我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比喻,大家一聽就能明了。以出國留學深造為例,學生事先一定要做足功課,就自己有意申請的幾個國外目標學校,了解其課程、師資、語文要求、申請資格、學雜費、獎助學金、校園環境、當地文化、交通食宿、氣候、治安……等等,經過分析比較,然後提出申請。

又譬如有人想要移民國外,不論是投資創業移民、技術人才移民、還是退休養老移民,也不管是去美國、歐洲、澳洲、紐西蘭、貝里斯等地,總不可能今天才想到要移民,明天就啟程了,不是嗎?一定是很早以前就開始規畫了,有人會找移民顧問公司,有人會自行研究,了解不同移民國家的整體情況,包括居住環境、投資環境、教育環境、治安、氣候、交通、產業……等等,然後經過分析比較,再決定移民到哪個地方,絕對不會貿貿然地說要移民就移民了。(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