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時候胖不是胖?」國衛院一項追蹤學童十三年資料顯示,百分之十一點四男生小一胖,到十九歲依舊胖,女生則有百分之六點四。
經過分析發現,長大後仍肥胖主要與父母親飲食觀念不良有關,女生還包括少運動、少蔬果等因素。專家呼籲家長應該從學齡前開始教育孩童正確飲食觀念。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研究員張新儀表示,這項研究從二○○○年到二○一○年追蹤兩千名學童,從小學四年級到十九歲,並回溯小一到小三身高及體重狀況。
結果發現,有百分之十一點四男生從小一胖到十九歲,女生則有百分之六點四。追蹤發現,十四歲時,男生百分之十點八由過重轉為正常,卻有百分之十二點九由正常轉為過重,到成年時約百分之二十四點三過重、肥胖;女生則在十三歲時有百分之六點五由過重轉為正常,有百分之四點三由過重轉為肥胖,到成年時只有百分之六點四過重或肥胖,反而有百分之二十四過輕。
小時候胖的人,直到成人還是胖,張新儀分析可能原因,男生主要與父母親有關,例如父母體重也過重或肥胖,飲食習慣與選擇無法提供正確觀念,或是讓孩子吃想吃的東西,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女生持續肥胖,除與父母飲食習慣有關,還與少運動、少吃蔬果有關。此外,調查發現,持續肥胖女生多數不吃早餐,研判可能是怕胖不吃。
張新儀提醒家長千萬不要以食物當作鼓勵,也提醒教導孩童正確飲食、營養均衡,從小培養孩童運動,多吃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