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七十五歲阿嬤因右下肢冰冷疼痛及腳趾頭局部壞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氣球擴張術併雷射手術終於改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醫師徐中和昨天說,這名阿嬤有高血壓、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並接受長期洗腎,近日因右下肢冰冷疼痛,腳趾頭壞死,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就診。
徐中和安排患者血管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表淺股動脈及右小腿動脈重度阻塞,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右下肢冰冷疼痛及腳趾頭局部壞死。徐中和施行經皮動脈導管及藥物氣球擴張手術併雷射手術治療,血液循環獲得改善,右腿恢復溫暖。
徐中和指出,飲食及生活形態的改變,使得動脈血管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硬化,造成血管腔內通道狹窄、阻塞,末端肢體血流量減少而發生缺血症狀,多好發於下肢,引起麻木感、疼痛、間歇性跛行、皮膚病變、傷口慢性潰瘍難癒,若不慎感染會引起下肢組織壞死,嚴重會導致截肢。
對於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治療,徐中和說,一開始可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的藥物及血管擴張的藥物改善血流,情況嚴重則要考慮接受介入性治療。
徐中和提醒,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進展,不只是四肢的動脈會受影響,心臟的冠狀動脈、腦部的動脈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煙者更是高危險群。
徐中和建議,民眾發現四肢冰冷、疼痛、麻木、皮膚病變等情形,儘速至心臟科門診,必要時可施行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介入性治療,以避免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