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家庭主婦經常偏頭痛、暈眩、抽搐,就醫檢查找不出原因,營養師分析她的日常飲食,發現婦人認為自己烹煮比較健康,但長期習慣某些口味、菜色及烹煮方式,營養不夠多元均衡,缺乏某些維生素、礦物質以致身體發出警訊。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愈來愈多民眾認為自己烹煮比較健康,但門診發現,不少三餐自理,很少吃外食的家庭主婦,卻缺乏某些維生素,身體出問題。
她以這名五十多歲家庭主婦為例,餐桌上總是三菜一湯,包括魚、肉、蔬菜,看似健康,實則多樣性不足,加上烹煮方式不對,以致大部分營養素流失。
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國晉表示,如果經常攝取精緻白米麵食及麵包,很容易缺乏維生素B群,建議多選擇糙米、五穀米,蔬菜也要多樣化,顏色越多越好。
黃淑惠說,很多家庭主婦幾乎只有農曆初一及十五才買水果,不拜拜時就沒吃水果,這名婦人也是一樣,長期水果的攝取量嚴重不足。
黃淑惠指出,不少女性常有暈眩、偏頭痛、肩頸痠痛等問題,這與缺乏綜合營養缺乏有關。長期缺乏B群以及菸鹼酸、葉酸,可能引發頭痛、暈眩。
此外,鈣、鎂為協助肌肉收縮、穩定情緒的必要物質,當身體缺乏這些礦物質時,很可能就會出現抽搐、情緒易怒和失眠等症狀,適時補充,才能緩解症狀。
黃淑惠表示,經過兩三個月的飲食調整,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並改變烹煮方式、,菜餚不再反覆加熱,該婦人身體不適症狀已逐漸減輕,現在較少偏頭痛、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