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炊粿」

茉莉 |2007.02.13
626觀看次
字級

閩南人的節日很多都跟「吃」有關:清明吃潤餅、五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立冬要吃補、冬至吃湯圓,一年到頭大小節日,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吃食」,尤其是過年,重頭戲就是做「粿」。

十二月一到,就要大掃除了,一直到二十四日「送神」為止,清掃的工作才稍告一段落,主婦們便要忙著準備做粿的材料了,主要材料是米或加水磨成的「米漿」,大約半天的時間將米漿的水分壓乾了,就可以做粿了。

染上桃紅色,裡面以紅豆、綠豆、花生粉做餡料,用「粿模」印出一隻隻烏龜形狀的叫做「紅龜粿」,顏色鮮豔的「紅龜粿」蒸熟後擺滿在大篩子上,喜氣洋洋的,過年的氣氛也就濃厚了起來了。

再來是老人小孩都適合吃的「菜頭粿」,臘月隆冬,菜頭是當令時蔬,又有諧音「好彩頭」之意,是過年不可少的另一種粿。新鮮的菜頭刨成絲,加在米漿裡用蒸籠蒸熟,涼透後切片煎得兩面酥黃,蘸上醬油膏,是圍爐時刻桌上的主角。

最重要的,大年夜祭拜祖先神明的供桌上,一定要擺上甜甜的「甜粿」││年糕,才算是真正的過年。農業時代,家家戶戶的甜粿都是自己製作,在大鍋裡熬好的甜粿、趁熱裝在圓形的容器裡,也是等涼透了再取出來,就可以擺在供桌上拜拜了。跟甜粿密不可分還有用小碗蒸熟,上面呈圓禿狀,像一朵花的「發粿」,一朵朵小巧玲瓏的「發粿」,被放在圓形的甜粿上面,「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象徵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因為有了這些形狀不一、各色各樣的「粿」,閩南人的年更顯得豐富而多采,讓平日忙碌而辛苦的人們,有個開心而富足的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