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被譽為「中國航太之父」和「火箭之王」,九十四歲高齡的物理學泰斗錢學森,返回中國大陸五十周年,正逢「神舟六號」太空船十月上旬發射前夕,中國將舉行紀念大會及重要活動,隆重紀念他。
錢學森一九三五年赴美學習研究,與馬林納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遠端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為美國四十年代研製成功地對地導彈和控空火箭奠定了理論基礎。
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成為空氣動力計算上的權威公式,並被用於高亞音速飛機的氣動設計。
一九五五年十月八日,錢學森衝破阻撓輾轉回到中國。一九五六年初,他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他受命籌組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畫,參與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領導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畫。
由於錢學森對中國的重要貢獻,錢學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先後舉行紀念大會,出版錢學森的學術著作。錢學森銅像在北京航太城落成揭幕,北京海澱實驗中學也落成了錢學森塑像,並命名「錢學森班」。
錢學森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撰寫紀念文章,其他的紀念活動還包括出版《錢學森傳》,籌建或整葺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杭州錢學森故居、錢學森紀念館,籌建錢學森宇航學院和設立錢學森基金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