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與打牛

范世忠 |2007.02.12
615觀看次
字級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一般多在陽曆二月四日左右。

古諺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按中國傳統,立春是迎接春氣的祭儀,與農事活動十分密切。據《陝西城國縣志》記載:「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於東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慶豐年。民之男女攜兒女看春,俟土牛過,各以豆麻撒之,謂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聖,鞭土牛畢,民爭土塊歸置牲圈,取畜養蕃息也。是日喜晴厭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

 迎祭芒神(統管農事的地神),要把「立牛」和「打牛」作為儀式。此俗大約始於六朝,盛於唐代,後來各代相沿。

所謂「立牛」,就是把用泥土雕塑成的春牛立於縣城東門外,旁邊再立一個攜帶農具、揮鞭吆牛的假人作「耕夫」,表示立春節令的到來,啟示人們準備春耕。耕夫站立的地方頗講究,人站牛前,表示春令早來,農事宜提前準備;人立牛後,表示春令遲到;若人牛並行,則春令適中。

立春日還要舉行隆重的「打牛」儀式。官府於立春這天奉牲禮果品於芒神、土牛前。正午,吏民擊鼓,官員執柳枝(即春鞭)鞭打土三下,然後交屬吏與民輪流打牛。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表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此時又紛紛捲土塊入圈,象徵槽頭興旺。是日天晴,萬民高興,預兆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倘若天明遇雨,則表示晦氣不利,注定這一年的年景不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