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滿二十年,這項舉世稱羨的制度,造福國人健康。但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卻悲觀認為,健保恐怕很難再撐十年。
楊志良的說法,人口老化是主要原因,這或許和老人罹患慢性病,必須長期服藥所致。但將健保虧損歸咎於此,有失公允。
健保局想彌補虧損,將腦筋動到輕症急診、慢箋領藥及高就醫次數病患身上,希望多榨出油水,緩解健保崩潰速度。
換言之,健保局走的路線就是拔鵝毛策略,不斷想從民眾身上挖錢,但撐不了多久就喊窮,原因何在?
例如徵收補充保費,民眾認為權益受損,不論是低薪高繳費,靠利息過活或兼職的打工族,不想被強制課徵,紛紛走巧門,常見的是「拆單潮」;還有月租改周租等方式,想方法對抗逃避。莫怪健保局收不到預期的二百零六億元,只有四成入帳。
衛生福利部長蔣丙煌宣布三年內修法,推出三代健保,修訂補充保費課徵方式,並朝家戶總所得方向收費。
個人認為,這方向正確,但至今負責監督的「全民健康保險會」未成立,其他如節制醫療資源不當、收支連動機制、加重詐領罰鍰等陋習尚未解決,談三代健保,言之過早了!
黃秀緞(南投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