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操控 仿生手寫字、握杯 |2015.02.26 語音朗讀 48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歐洲醫師與工程師研發出由大腦控制的仿生手,可重建手部功能且沒有排斥風險,手術後不但有緊握的能力,還能寫字。圖/法新社、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十三日發表於《刺胳針》醫學期刊研究報告指出,歐洲外科醫師與工程師首度研發一種由心智控制的仿生手,重建手部功能近似移植真手,且沒有排斥風險。 三名車禍或登山意外臂神經叢損傷的奧地利男子,接受史無前例的「仿生重建」技術,臂神經叢指的是從脊椎到上臂的神經網絡,臂神經叢損傷好比「內部截肢」,手部接收神經訊號的功能無法恢復。 三名患者在二○一一年四月至二○一四年五月間經手術裝上仿生手。先移植自體大腿肌肉及其他部位神經到手臂,並接受九個月訓練,學習操控新移植的肌肉及用腦部電波操控仿生手,之後再將手掌切除,戴上內部布滿感應器的仿生手。研究說:「三名男子意外發生後,首度能執行日常生活技能,像撿球、用水壺倒水、使用鑰匙、拿刀切食物、或是用兩手解開扣子。」 其中一位是三十歲的馬林柯維奇逾十年前騎摩托車遭遇意外,右手已廢。新的仿生手不僅讓他能拿三明治或瓶裝水,更重要的是能和三個孩子玩,只是接球比丟球略微困難。專家解釋,大腦可用成千上萬種方式傳送意念到人手,但仿生手仍難以處理太多複雜訊息。 維也納醫學大學亞斯曼博士指出,若單手傷殘,使用仿生手較移植真人手掌風險低,因無須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但若雙手均受傷,移植手掌仍是較佳選擇,因為仿生手仍無觸覺,且須用另一支健全手掌戴上,他估計最新仿生手手術要價約三萬歐元(約新台幣一百零七萬元)。 前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下一篇文章 腦麻男 踩輪椅環台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6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07【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8【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9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10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114歲嬤曝長壽祕訣 吃馬鈴薯和多微笑塵封50年 世界最大時空膠囊開箱全球掀抹茶熱 日茶園供不應求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鹿兒島海域 抹香鯨群直立睡覺恐龍活化石 鶴鴕叫聲好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