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展維
那天在醫院碰到阿好姨,她很自然說起自己就醫經驗:「我就跟醫師說頭痛,希望趕緊給我藥,醫師常碰到這樣的病症,應該會很清楚知道我的狀況!」。常發現像阿好姨一樣,就醫時沒有先說清楚,或許會讓疾病在未能獲得最佳治療,且用藥史資訊不足情況下,讓醫師重複開藥。那有哪些資訊須於就醫時主動說清楚呢?
一、先告知自己曾經發生過的疾病,包含家族性遺傳疾病。 而後告知醫師哪裡不舒服。
二、告知有無藥品或食物過敏史、特殊飲食習慣,以及過往的用藥史,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包含中、西藥)。用藥清單有助瞭解此次不適症狀,是否為藥物副作用所致?醫師也可以從用藥史,考量接下來的治療選擇及避免重複用藥。民眾自我醫療意識抬頭,一些小病症會上坊間藥局購買成藥及指示藥、保健食品 ,也要一併告知醫師。詳細用藥清單,可透過拿藥袋、藥品到診間給醫師看,或透過藥師建立用藥清單,抑或請醫師透過健保卡查詢健保藥歷。
三、是否需要開車或從事操作機械等需要專注力的工作,以及近期是否要考試等。因為有一些藥物(如感冒藥),容易導致思睡或昏沉的副作用,有進行有專注力的活動或工作需要,別忘告知醫師,醫師會改選副作用相對較低的藥物。
最後,有些藥物有導致畸胎的可能,或會透過乳汁讓寶寶攝入藥物成分,進而影響嬰幼兒生長發育。
有效疾病治療且用藥安全第一步,可以就先從「說清楚」開始。
(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藥劑科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