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序曲】餃子原來叫「嬌耳」

文/張浩洪 |2015.02.17
2644觀看次
字級

文/張浩洪

餃子是華夏民族喜愛的傳統佳餚,更是即將到來的除夕團圓夜及大年初一祭祖不可或缺的應景食品。它是先用麵粉做成薄而軟的餃子皮,餡料可葷可素,隨人喜愛,包好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

餃子原名「嬌耳」,有關餃子的發明者,民間流傳是中國的醫聖張仲景。

話說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名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術,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不僅醫術高明,無論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不分貴賤,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後來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更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捨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晚年告老還鄉,在近家鄉白河岸邊時,見到許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要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家,他仁心仁術的醫名早已傳遍四方,求醫的人更多了,他忙得不可開交。但他一直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因此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捨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作法是用一些祛寒藥材和羊肉、辣椒在鍋裡熬煮,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下鍋煮熟後分送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居然都好了。

張仲景捨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於是仿「嬌耳」的樣子做為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後來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記念張仲景開棚捨藥和治癒病人的善舉。

張仲景距今已近一千八百年,但他慈悲喜捨「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

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常見、愛吃的食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