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邦媛手拿文化獎 現場過生日

 |2015.02.13
12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昨日頒獎,行政院長毛治國頒授文化獎章給行政院文化獎得主—詩人余光中、作家齊邦媛、已故建築師漢寶德(家屬代表領取)。過幾天就是齊邦媛生日,現場貴賓齊唱〈生日快樂歌〉,場面溫馨;典禮過後,現場搖身變「簽書會」。

齊邦媛致詞表示,這些年因《巨流河》得了很多獎,其實年輕時最羨慕的是「師鐸獎」,但因隨夫婿到處搬遷,無法累積年資,始終沒得過。她說自己最快樂是工作的時候,「最快樂、最溫暖的工作是教書」。她教書三十七年沒浪費過一小時,教過幾千個學生,暢談文學、人類心靈的歷史…。她強調:「美學最高境界是同情和悲憫」、我們有義務要建造一個更好的世界。一九四九年大斷裂的時代,像她這樣從大陸逃難來台灣的教師成千上萬,都為教育貢獻。

齊邦媛笑稱自己一生多災多難,意外活得這麼長,更沒想到人們所稱的「老年」,正是她開花結果的時候。她原本期待別人能寫那個大時代的故事,但一直等不到,直到八十歲才決定寫《巨流河》。因此得了許多獎,也給很多人希望,可以「八十歲才開始」。

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則透露,《巨流河》記述女性知識分子,不只有溫柔婉約且壯懷激烈。名導演吳宇森則向齊邦媛表示,希望將《巨流河》拍成史詩型巨片。

詩人余光中說,他一生得過許多文學獎,這是頭一回得到文化獎。余光中以「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著稱,他強調,要詩文並用才能見到一個立體的世界。他說,詩是為自己寫、散文為讀者寫、評論為朋友寫;翻譯則為家人而寫,因為收入穩定較可靠。

昨日頒獎典禮的最大遺憾是建築學者漢寶德已仙逝,文化部長洪孟啟在追憶漢寶德規畫台灣歷史博物館的貢獻時,不禁哽咽。漢寶德女兒漢可凡代表領獎時說,她父親最希望將美育帶到大眾生活,臨終前一個月仍在遺憾自己沒能完成美育使命。她則提醒父親這個重擔不是他一個人能獨力完成,希望由他的學生接續此一重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