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習俗】 咬春——生吃蘿蔔

文/常書偵 |2015.02.11
1511觀看次
字級

文/常書偵

節氣已是立春。民間有立春吃生蘿蔔的習俗,謂之「咬春」。

咬春習俗由來已久。《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勳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

乾隆時《上書房消寒詩錄》所收葉國觀〈咬春詩〉云:「暖律潛催臘底春,登筵生菜記芳辰;靈根屬土含冰脆,細縷堆盤切玉勻。佐酒暗香生匕夾,加餐清響動牙唇;帝城節物鄉園味,取次關心白發新。」可見那時咬春的風俗是非常濃郁的。

在古代鄉下農村,立春日走在街頭,還能看到大人孩子津津有味地嘎巴嘎巴咬著脆生生的大蘿蔔的情景,邊咬邊互相笑問:「咬住春天了沒有?」「咬住了,今年的春好脆好香啊!」

缺牙的老叟也在咬,他們堅信:「咬得春,活百春。」原來咬春還有期盼長壽的意味;另外,用蘿蔔咬春,也寓意:「咬得菜根,吃得百苦,享得百福。」

確實蘿蔔藥用價值很高,蘿蔔入藥始見於南朝梁陶弘景的《名醫別錄》,稱其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痰咳失音、消渴、痢疾、頭痛、小便不利等症。由此可見,吃蘿蔔「咬春」表面看只是一種風俗,但內裡卻包含著古人關於營養、健身、祛病的經驗之談。

明朝醫生李時珍也說過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而民間也流傳著一句古諺語:「吃蘿蔔喝茶、氣得郎中街上爬。」可見蘿蔔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很大。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蘿蔔富含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他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堿、氧化素、甘、觸、澱粉、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具有防癌、抗癌功能。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等疾病。

現在正是蘿蔔盛產期,當令鮮蔬吃起來必是甜美又營養,快買來吃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