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宮助弱勢 待用白米濟貧

 |2015.02.11
141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竹山鎮克明宮昨天辦理冬令救濟發放白米和紅包,廟方關懷地方弱勢逾二十年,不僅逢年過節贈米助貧,更在善心人士樂捐經費後,發展出待用白米機制,讓弱勢家庭隨時領用,體現助貧但更要救急。

克明宮主委楊非武說,由公所提供弱勢者名單進行物資發放,希望他們能過個好年,也感受社會溫暖;但定期發放,畢竟緩不濟急,決定開放讓面臨斷炊的急難家庭領取,這樣的行動早在「待用」名詞流行前就開始,至少持續十年了。

每到過年前夕,克明宮就將善士們的捐款和物資換成白米,發放給鎮內低收入戶民眾,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近萬戶的弱勢家庭因此受惠,而廟方平時更像「及時雨」般隨時援助,更令他們感動。

高齡八十二歲的王姓居民說,因獨居年紀又大,難免會遇到困難,有時里長或鄰居幫忙通報,廟方就馬上幫忙;中央里曾姓里民說,住家與克明宮有段距離,但廟方不分村里都會伸出援手,讓人很感恩。

竹山鎮長黃丹怡則說,克明宮不僅進行定期或急難救濟,也開辦免費課後輔導,公所也派員給予協助,以行動支持。楊非武說,因為善心人士的慷慨解囊,才有待用白米能夠助貧救急,基於互信,領取不用出示證明,讓援助更及時快速,民眾若發現有急難救助對象也歡迎通報廟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